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细菌性痢疾是由志贺菌属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其叙述错误的是中毒型菌痢常无发热。
细菌性痢疾是志贺菌经口进入消化道后,在肠黏膜局部繁殖并产生毒素与内毒素样物质,刺激肠壁组织引起炎症反应和损伤。当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无法有效抵御志贺菌感染,导致病情迅速进展为中毒型菌痢。中毒型菌痢通常起病急骤,临床表现以神经系统损害为主,如高热、头痛、嗜睡、昏迷等,严重者可出现循环衰竭、呼吸衰竭等症状。
诊断细菌性痢疾可通过粪便常规检查、血常规检查以及培养鉴定法来进行确诊。其中,粪便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增高,红细胞偶见;血常规检查显示白细胞总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培养鉴定法可在实验室条件下分离出致病性志贺菌。中毒型菌痢的治疗需紧急处理,包括抗感染药物治疗,如口服诺氟沙星胶囊、盐酸环丙沙星片等喹诺酮类抗生素,以及静脉注射青霉素钠等β-内酰胺类抗生素。重症患者可能需要补液、电解质平衡调整等支持疗法。
预防细菌性痢疾的关键措施包括勤洗手、饮用安全水源、避免食用未经彻底煮熟的食物,特别是对于儿童和免疫力较低的人群尤为重要。
主任医师
南平市第一医院 传染科
副主任医师
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 传染科
副主任医师
七煤集团总医院 传染科
副主任医师
厦门大学附属成功医院 传染科
副主任医师
七煤集团总医院 传染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