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乙型肝炎表面抗体高达353IU/mL,通常是因为以前注射过乙肝疫苗,并产生了抗体,属于正常现象,无需特殊处理。但此时也不排除可能是因为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后康复期,还有可能是因为患有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此时需要及时进行治疗。
1、注射乙肝疫苗:对于之前注射过乙肝疫苗的人群来说,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数值高达353IU/mL,通常是正常现象,因为乙肝疫苗注射后会刺激身体免疫系统,免疫系统产生保护性抗体,抗体数值会逐渐升高,通常保持高水平。对此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只需要定期检查,避免体内抗体消失;
2、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后康复期:对于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后康复期的患者来说,因为乙型肝炎病毒已经被清除,并产生了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所以此时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数值高达353IU/mL,也属于正常现象,不需要治疗;
3、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如果患有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并且正在治疗阶段,体内还存在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此时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数值高达353IU/mL,通常是不正常的,因为此时体内还没有产生或者已经产生了抗体,需要及时治疗。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恩替卡韦胶囊、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等抗病毒药物治疗,从而抑制病毒复制,延缓病情发展;
4、其他原因:如果患有肝硬化、肝癌等疾病,也可能会因为肝脏细胞受损,导致体内乙型肝炎表面抗体生成减少,从而出现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数值高达353IU/mL的情况。建议此类患者及时就诊,通过更换肝脏手术等治疗,从而使该情况得到改善。
副主任医师
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 传染科
副主任医师
七煤集团总医院 传染科
主任医师
高州市人民医院 传染科
副主任医师
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 传染科
主任医师
潍坊市人民医院 传染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