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登革热的典型症状包括发热、皮疹、关节疼痛、头痛以及出血倾向,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尽快就医以确诊和治疗。
1.发热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传染病,病毒侵入人体后会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炎症反应,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出现异常,进而引发持续高热。发热通常出现在疾病的早期阶段,可能伴有全身不适感和乏力。
2.皮疹
由于登革病毒感染后,病毒在体内繁殖复制,会对皮肤黏膜造成一定的损伤,使患者出现丘疹或者红斑的症状。皮疹一般出现在病程的第3-6天,多为红色小点状,分布于四肢及躯干。
3.关节疼痛
当登革热病毒进入血液循环时,其产生的毒素会作用于关节组织,导致滑膜充血水肿,从而引发关节疼痛的现象。关节痛常呈游走性,可累及多个关节,尤以手足小关节为主。
4.头痛
登革热感染后,病毒会释放内源性致炎因子,这些因子会直接作用于脑部神经细胞,导致颅内压增高,引起剧烈头痛。头痛通常位于额头或眼眶周围,有时伴随恶心呕吐。
5.出血倾向
登革热病毒感染后,病毒会影响凝血功能,导致凝血障碍,引起出血倾向。出血倾向表现为牙龈出血、鼻出血等,严重者可能出现消化道大出血。
针对上述症状,建议进行登革热抗体检测、血常规以及尿常规等检查。确诊后,医生可能会给予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进行治疗。在患病期间,应避免接触蚊虫叮咬,保持充足的休息,同时注意监测病情变化,及时就医。
主任医师
高州市人民医院 传染科
副主任医师
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 传染科
主任医师
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 传染科
副主任医师
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 传染科
主治医师
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 传染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