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链球菌感染后,要查尿,可以查血常规、尿常规、病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等。链球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感染途径以呼吸道为主,还可以通过皮肤、黏膜、口腔等途径导致感染。
1、血常规:链球菌感染后,可以导致机体出现感染,患者在感染后的血常规中白细胞总数会出现增高,中性粒细胞也会相应增加。因此,通过血常规检查可以发现感染情况,也可以明确感染的具体部位;
2、尿常规:链球菌属于革兰氏阳性球菌,感染后可以导致机体出现肾盂肾炎等,从而引起尿路感染,患者在做尿常规时,会发现尿液中白细胞明显增高,有些患者还会发现尿液中的细菌,所以通过尿常规检查可以发现感染情况;
3、病原体培养:链球菌在尿液中生长比较缓慢,在尿培养中,需要连续培养2-3个月才能确定是否出现感染。因此,需要连续培养3-4周,才可以确定是否出现感染;
4、药敏试验:链球菌感染的患者,要根据感染部位的不同,选择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因为只有有效的抗生素,才能对抗生素产生较好的抗菌作用,使感染得以控制。
需要注意的是,在感染后的24小时内,不要使用抗生素,以免感染加重。患者要注意多饮水、多排尿,有利于炎症的排出。如果患者感染症状比较重,要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不要自行使用药物。
副主任医师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 感染/传染科
主任医师
高州市人民医院 传染科
副主任医师
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 传染科
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 传染科
副主任医师
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 传染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