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细菌痢疾的诊断,需要通过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进行确诊。细菌痢疾是一种由于痢疾杆菌感染所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
一、临床症状:
1、腹痛:细菌性痢疾患者可出现腹痛,多是左下腹部阵发性疼痛,有时会出现急性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可能会伴有发热;
2、腹泻:细菌性痢疾患者的腹泻往往是阶段性,可能是先出现腹痛,然后出现腹泻。腹泻次数每天从多到少,可能是数次,也可能是十余次,水样便、黏液脓血便较常见;
3、里急后重:患者会有里急后重的感觉,大便不尽感,即使排便后,还会有腹胀感;
4、其他症状:细菌性痢疾患者可能会伴有发热、全身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如果是儿童,可能会出现烦躁、易哭闹等表现。
二、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经过血常规检查,可以发现血常规中白细胞数目增多,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2、大便常规:可以发现有黏液脓血便,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有较多的红细胞;
3、细菌培养:可以取患者的部分粪便进行细菌培养,能够观察到志贺杆菌;
4、免疫学检查:常用于检查红细胞、C-反应蛋白等指标,当红细胞、C-反应蛋白升高时,提示细菌感染。
如果患者患有细菌痢疾,建议及时就诊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抗生素进行治疗,如阿奇霉素、左氧氟沙星等。如果患者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时,建议少吃或禁食,并给予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
副主任医师
七煤集团总医院 传染科
主任医师
河南科技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传染科
副主任医师
浙江省舟山医院 传染科
副主任医师
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 传染科
主治医师
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 传染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