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乙型肝炎抗体的检查,主要是通过抽血进行检测。在我国,绝大部分医疗机构都是通过抽血进行检测,检测的内容包括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体、乙肝e抗原、乙肝e抗体、乙肝核心抗体,检测这四项可以判断机体是否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
1、第1项:乙肝表面抗原,如果检测结果是阳性,就提示感染了乙肝病毒。如果是阴性,代表没有感染乙肝病毒;
2、第2项:乙肝表面抗体,如果检测结果是阳性,说明机体内已经产生了乙肝的抗体,也就是乙肝的保护性抗体,可以防止感染乙肝病毒,这种情况可以定性为是否注射乙肝疫苗或者是是否有感染过乙肝病毒;
3、第3项:乙肝e抗原,如果检测结果是阳性,说明体内感染了乙肝病毒,也就是乙型肝炎病毒,如果检测结果是阴性,说明没有感染乙肝病毒,但是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检测;
4、第4项:乙肝e抗体,如果检测结果是阳性,说明体内感染过乙肝病毒,或者是正在处于恢复阶段,体内的乙肝病毒有一定的免疫力,可以预防再次感染乙肝病毒,一般不需要注射乙肝疫苗。
检测结果为阳性的人群,建议进一步完善乙肝病毒DNA、肝功能、肝脏彩超等检查,结合肝炎症状和体征进一步明确诊断。对于乙型肝炎抗体阳性的患者,不能通过单一的检查结果来判定是否有感染,还需要结合乙肝五项中的乙肝表面抗体、乙肝核心抗体、乙肝e抗体和乙肝核心抗体的结果,来判断是否有感染。
主任医师
南平市第一医院 传染科
主任医师
潍坊市人民医院 传染科
副主任医师
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 传染科
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 传染科
副主任医师
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 传染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