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痢疾会影响血糖水平,这归因于腹泻导致水电解质失衡、营养不良、治疗期间药物影响血糖、免疫应激反应下胰岛素抵抗以及长期患病引起的代谢改变。
1.腹泻导致水电解质失衡
腹泻会导致体内水分和电解质快速丢失,引起血容量减少,刺激肾上腺分泌醛固酮,进而促进钠离子重吸收。这会进一步加剧水钠潴留,使血压上升,严重时可能导致循环衰竭。
2.营养不良
营养不良是指由于长期能量摄入不足,导致身体无法获得维持生命所需的所有必要营养物质而引发的一系列症状。痢疾患者常因食欲减退、消化功能减弱等原因出现营养吸收障碍,从而加重营养不良的程度。长时间的营养不良会造成机体免疫力下降,易感染其他疾病;同时也会对内分泌系统造成一定的影响,间接地影响到血糖水平。
3.治疗期间药物影响血糖
部分用于治疗痢疾的药物如阿奇霉素等可能通过抑制碳水化合物代谢来降低血糖浓度。这可能会导致患者的血糖控制不稳定,增加低血糖的风险。
4.免疫应激反应下胰岛素抵抗
在应对病原体侵袭的过程中,机体处于一种应激状态,此时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儿茶酚胺类物质增多,这些物质具有拮抗胰岛素的作用。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容易发生暂时性的胰岛素抵抗,使得机体对于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血糖难以被有效利用和储存,进而导致血糖升高。
5.长期患病引起的代谢改变
长期患痢疾会引起机体的代谢功能紊乱,包括糖代谢异常。这可能导致血糖水平持续高于正常范围,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发展为糖尿病。
在诊断或怀疑患有痢疾时,应及时就医并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避免延误病情。
副主任医师
牡丹江医学院红旗医院 传染科
副主任医师
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 传染科
副主任医师
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 传染科
主任医师
高州市人民医院 传染科
副主任医师
七煤集团总医院 传染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