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多在夏秋季发生,可有高热、疼痛、皮疹、淋巴结肿大等症状,病情较重者可因出血性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
1、高热:多发生于病程早期,体温可达39-40°C,伴有畏寒、头痛、关节酸痛、腰痛、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婴幼儿及重症患者还可出现谵妄、昏迷、休克等表现;
2、疼痛:多见于胸骨后、心前区、腹部及下肢,可出现隐痛、压痛、刀割样痛或烧灼样痛。这种疼痛特征为具有规律性,间歇期多无症状;
3、皮疹:部分患者可在发热后1-2天出现皮疹,皮疹可呈现为多样性,如斑丘疹、麻疹、猩红热样皮疹、风疹等,通常呈现红色斑丘疹或麻疹样皮疹或疹退后留下的脱屑,皮疹可呈环状、多环状或不规则分布;
4、淋巴结肿大:约半数患者可出现淋巴结肿大,以枕后、颈部淋巴结肿大多见,其次为腋下、腹股沟、肠系膜处的淋巴结;
5、出血:皮疹可有出血倾向,以皮肤、黏膜及牙龈多见,严重者可有内脏出血,甚至会发生呕血、黑便、鼻出血、肉眼血尿等内脏出血现象;
6、休克:休克是严重患者的表现,主要是血压下降,甚至测不出,可伴有神志不清、皮肤湿冷、尿量减少等症状,以及严重感染导致的脓毒血症、MODS(休克)。
此外,登革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进行诊断,需与其他发热性疾病,如麻疹、猩红热、丹毒、肺炎、伤寒等相鉴别。同时在登革热恢复期,可出现一过性的白细胞减少,或淋巴细胞减少。
主治医师
周口市中心医院 内科传染科
主任医师
河南科技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传染科
副主任医师
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 传染科
副主任医师
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 传染科
副主任医师
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 传染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