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登革热是由于登革热病毒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患者常表现为突发高热、疼痛、皮疹、淋巴结肿大等症状,有时也会伴有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登革热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的机制主要包括病毒侵袭破坏胃肠道黏膜、胃肠型感冒、肝功能损伤等。
1、病毒侵袭破坏胃肠道黏膜:登革热病毒可能会侵袭破坏胃肠道黏膜,使胃肠道发生充血水肿,从而引起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的症状;
2、胃肠型感冒:如果患者感染登革热病毒后,出现胃肠型感冒,则会表现为明显的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同时还伴有肌肉酸痛、头痛、乏力等全身症状。部分患者还可能会出现恶心、想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一般症状比较轻微,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能够自行缓解;
3、肝功能损伤:登革热病毒会损伤肝脏导致肝功能下降,从而引起转氨酶升高,导致患者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厌油腻等消化道症状;
4、其他:登革热病毒主要是通过蚊虫叮咬进行传播,如果蚊虫叮咬患者后,再叮咬其他人,可能会导致患者感染登革热病毒,同时伴有皮疹、瘙痒、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如果登革热感染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的症状,应当及时到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相应的药物进行针对性治疗。如果患者恶心、呕吐症状比较严重,应当使用氯丙嗪等镇静药物缓解症状。
副主任医师
浙江省舟山医院 传染科
副主任医师
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 传染科
主任医师
高州市人民医院 传染科
副主任医师
牡丹江医学院红旗医院 传染科
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 传染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