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科资讯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传染科 > 传染科资讯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皮疹

举报/反馈
2024-01-14 01:43:2439健康网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皮疹通常表现为荨麻疹、脓疱疮、猩红热样红斑、丹毒,有时伴随口周苍白圈,建议及时就医。

1.荨麻疹

荨麻疹通常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免疫反应导致血管扩张和组织水肿。荨麻疹表现为身体各处出现红色风团,伴随瘙痒。

2.脓疱疮

脓疱疮是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通过皮肤微破损进入机体后迅速繁殖并产生毒素所致。典型症状为皮肤上出现水疱或脓疱,周围有红晕,易破溃结痂。

3.猩红热样红斑

猩红热样红斑是由于细菌毒素刺激机体产生的变态反应,其可通过血液循环扩散至全身。皮损常从颈部开始,迅速向四周蔓延,形态酷似猩红热,但无脱屑。

4.丹毒

丹毒主要是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经皮肤外伤侵入淋巴管所引起的急性炎症。病变主要局限于真皮内淋巴管网,可伴有局部淋巴结炎。

5.口周苍白圈

当患者存在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时,可能会诱发过敏反应,导致黏膜毛细血管收缩,进而影响局部血液供应。常见于儿童,表现为口唇周围出现一圈白色或淡粉色区域。

针对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发的皮疹,建议进行血常规、C-反应蛋白检测以及直接抗原检测等。治疗措施可能包括口服抗生素如青霉素或头孢类药物。在护理过程中,应避免搔抓皮疹以防继发感染,同时注意观察是否有过敏反应发生。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