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科资讯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传染科 > 传染科资讯

引起痢疾的细菌是

举报/反馈
2023-07-29 22:06:2439健康网

引起痢疾的细菌主要是志贺菌属,包括福氏志贺菌、鲍氏志贺菌、宋内志贺菌、舒氏志贺菌等类型。感染后症状多样,严重程度不一,治疗和预后也有所不同。

1.志贺菌属

志贺菌属包括多种可导致腹泻和痢疾的病原体。感染后,机体免疫系统会产生针对志贺毒素的抗体,这些抗体会与血液中的志贺毒素结合并被运送到脾脏中,进而刺激浆细胞产生新的抗体IgM。IgM是一种五类中最先产生的抗体,因此当血清学检测发现有IgM抗体时,通常表明存在近期感染。

2.福氏志贺菌

福氏志贺菌侵入结肠黏膜上皮细胞,利用其外膜蛋白与宿主细胞受体结合,通过胞吞作用进入细胞内部,在其中生长繁殖并分泌各种毒性物质,如志贺毒素等,导致结肠黏膜发生炎症反应和损伤。抗生素治疗是主要手段,常用药物包括头孢噻吩、环丙沙星等。

3.鲍氏志贺菌

鲍氏志贺菌在小肠下部繁殖并产生外毒素,导致肠道黏膜出现炎症和溃疡,丧失吸收功能,同时还会刺激肠壁淋巴组织增生形成假息肉,进一步加重了消化道的功能障碍。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奇霉素片、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等进行治疗。

4.宋内志贺菌

宋内志贺菌在小肠下端大量繁殖,产生外毒素,使局部组织发生坏死脱落而形成溃疡;同时由于毒素的作用,使粘膜充血水肿,腺体肿胀,杯状细胞增生肥大,继之发生糜烂、浅表性坏死。本菌对抗生素敏感,故可用氨苄青霉素、氯霉素、庆大霉素等治疗。

5.舒氏志贺菌

舒氏志贺菌在小肠下端大量繁殖,产生外毒素,使局部组织发生坏死脱落而形成溃疡;同时由于毒素的作用,使粘膜充血水肿,腺体肿胀,杯状细胞增生肥大,继之发生糜烂、浅表性坏死。本菌对抗生素敏感,故可用氨苄青霉素、氯霉素、庆大霉素等治疗。

建议定期监测病情变化,尤其是对于长期未治愈的病例,应警惕耐药性的产生。此外,还应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未经充分煮熟的食物,以减少感染风险。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