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小儿痢疾出现手心发热的情况,可能是由于疾病本身引起,也可能是由于疾病引起的间接性发热,通常是疾病本身引起,但也不排除是药物影响、护理不当等因素导致。
1、疾病本身引起:小儿感染痢疾后,会出现发热、腹痛、腹泻等症状,而细菌会影响体温调节中枢,导致体温调定点上移,从而引起发热,而手心部位离心脏比较远,血液循环较差,所以会引起手心发热;
2、间接发热:若小儿患有其他疾病,由于疾病影响,导致小儿抵抗力下降,若此时手心接触其他感染源,就会导致手心受到感染,从而引起发热,而体温上升后会导致手心发热;
3、药物影响:若小儿本身存在发热症状,而体温未超过38.5°C时,如果应用退热药物,如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等,会导致药物在体内吸收,从而引起体温下降,而手心部位离心脏比较远,血液循环较差,会引起手心发热;
4、护理不当:如果小儿在手心发热的同时,出现大汗的情况,就会带走体表的热量,如果此时马上洗手就会导致手心受凉,从而加重此类情况,也会出现手心发热的情况。
小儿痢疾主要是由志贺菌感染引起,可导致肠道炎症,出现发热、腹痛、腹泻等症状。通常需要对症治疗,可遵医嘱使用阿奇霉素、蒙脱石散等药物治疗,同时注意隔离,避免传染给其他人。
主任医师
潍坊市人民医院 传染科
副主任医师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 感染/传染科
副主任医师
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 传染科
副主任医师
浙江省舟山医院 传染科
主治医师
周口市中心医院 内科传染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