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痢疾是一种由痢疾杆菌感染所引起的肠道传染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发热等,选择针灸的方法对治疗效果较好,常见的治疗方法有针刺和艾灸。
一、针刺:
1、取穴:常取的穴位有天枢、足三里、大肠俞、三阴交等,可以根据病情辨证加减,也可以单独使用;
2、操作:医生会取患者穴位的准确位置,然后用酒精对穴位进行消毒,再用针具针刺穴位,边刺边退针,可以留针10-15分钟,以有利于刺激穴位。此外,还可以用胶布粘贴穴位。
二、艾灸:
1、取穴:常取的穴位有天枢、足三里、大肠俞、三阴交等,可以温补脾胃,以达到治疗痢疾的目的;
2、操作:将艾条一端点燃,距离穴位2-3厘米处进行灸治,使患者有温热感,一般艾灸15-20分钟即可。建议隔蒜灸或者隔盐灸,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3、治疗:可以选择隔姜灸、隔附子饼灸,也可以用艾灸盒灸治,把灸器放在姜片和盐上,将艾条点燃,然后隔姜灸或者隔盐灸,也可以增加疗效。
此外,要注意隔姜灸、隔附子饼灸,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操作。痢疾患者除选择针灸治疗外,还需要遵医嘱进行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有肠炎宁片、左氧氟沙星片等。如果大便次数比较多,可以配合使用止泻的药物,例如蒙脱石散。
主任医师
潍坊市人民医院 传染科
副主任医师
牡丹江医学院红旗医院 传染科
主任医师
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传染科
副主任医师
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 传染科
主任医师
高州市人民医院 传染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