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血吸虫病引起水肿可能是由血吸虫感染、肝硬化、慢性肾衰竭、心力衰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病因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血吸虫感染
血吸虫寄生在人体内,其代谢产物和死亡虫体崩解物作为抗原物质,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导致免疫复合物沉积于小血管壁,进而影响血液循环,出现水肿。吡喹酮是常用的驱虫药物,通过口服给药,能够杀死体内成虫和童虫,控制病情发展。
2.肝硬化
肝硬化时肝脏结构发生改变,使门脉高压增加,血液回流受阻,液体积聚在腹腔中,从而引起腹水。当腹水严重时,会导致膈肌上抬,压迫胸腔,进一步影响到肺部通气功能,引起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利尿剂如呋塞米可以减轻腹水,缓解上述不适症状。
3.慢性肾衰竭
慢性肾衰竭患者肾脏逐渐丧失过滤血液中的废物和多余水分的功能,导致体内水分潴留,引起水肿。限制钠盐摄入有助于控制水肿,每日钠摄入量应小于2克。
4.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时心脏泵血能力下降,无法有效将血液输送到身体各处,造成血液在体内的滞留,引发水肿。硝普纳是一种扩张血管的药物,可降低心脏负荷,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症状。
5.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使得下肢深静脉血液回流不畅,导致下肢组织液回吸收减少而引起水肿。抗凝治疗是主要治疗方法,常用药物包括华法林钠片、注射用低分子量肝素钠等,旨在防止血栓扩大和新血栓形成。
针对血吸虫病引起的水肿,在治疗期间,建议定期复查以监测病情进展,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接触可能含有血吸虫卵的水源。对于由其他原因引起的水肿,除针对性治疗外,还需关注营养均衡,避免高盐饮食,促进水肿消退。
副主任医师
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 传染科
副主任医师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 感染/传染科
主治医师
周口市中心医院 内科传染科
副主任医师
七煤集团总医院 传染科
副主任医师
厦门大学附属成功医院 传染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