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5105U/mL,属于阳性结果,一般提示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但也可能为标本出现误差导致,需要多次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本身并不具有传染性,但引起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原因,可以导致机体内存在乙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可通过血液、母婴传播、性接触传播等方式传播,感染人体后可引起乙型肝炎,临床上根据乙型肝炎病毒DNA定量、转氨酶以及肝脏超声等检查结果,可判断乙型肝炎是否处于活动期。
1、乙型肝炎病毒DNA定量:如果乙型肝炎病毒DNA定量结果为阳性,则提示病毒在体内复制。乙型肝炎病毒DNA定量结果为阳性,但肝功能正常,处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潜伏期。如果乙型肝炎病毒DNA定量结果为阳性,但肝功能不正常,考虑为乙型肝炎病毒活动期,需要及时进行抗病毒治疗;
2、转氨酶:通常转氨酶正常值为0-40U/L,如果转氨酶结果为阳性,则提示乙型肝炎病毒在体内大量复制。如果转氨酶结果为阳性,但胆红素正常,处于乙型肝炎病毒活动期。如果转氨酶结果为阳性,但胆红素>正常值上限,考虑为肝细胞坏死后的再生所致,处于乙型肝炎病毒活动期;
3、肝脏超声:如果肝脏超声检查结果提示有肝炎性的改变,如肝脏回声不均匀、不光滑,结合乙型肝炎病毒DNA定量结果为阳性,即可判断为乙型肝炎病毒活动期,需要及时进行抗病毒治疗;
4、其他:对于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的患者,还可以检测甲胎蛋白,如果甲胎蛋白阳性,则提示乙型肝炎病毒在肝内增殖。
因此,乙型肝炎表面抗原5105U/mL属于阳性结果,提示机体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建议此类患者及时去医院的感染科、肝病科就诊,配合医生完善其他检查,如肝功能、肝脏超声检查等,从而明确病情。
副主任医师
牡丹江医学院红旗医院 传染科
主治医师
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 传染科
主任医师
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 传染科
副主任医师
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 传染科
主任医师
高州市人民医院 传染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