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拉肚子发展成痢疾时,可能会出现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发热、脓血便等症状,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应尽快就医。
1.腹痛
腹痛是由于痢疾杆菌产生的毒素刺激肠道壁,导致平滑肌痉挛和炎症反应。腹痛通常位于下腹部,疼痛程度可轻可重,有时伴随恶心呕吐。
2.腹泻
痢疾感染时,病原体产生的毒素会损伤肠黏膜细胞,影响其吸收功能,进而出现腹泻的症状。腹泻可能伴有水样或稀薄状大便,严重者可能导致脱水。
3.里急后重
里急后重是由痢疾杆菌毒素引起的肠道蠕动加快所致。当直肠受到炎症刺激时,就会产生排便感强烈但无法顺利排出的情况。患者可能会感到肛门坠胀不适,有强烈的排便欲望,但实际上每次只能排出少量粪便。
4.发热
发热主要是由痢疾杆菌感染所诱发的免疫应答反应,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上移而引起产热增多和散热减少。发热通常为不规则热型,可能伴有出汗不畅或头痛等症状。
5.脓血便
脓血便是由于痢疾杆菌侵入结肠黏膜,导致局部坏死脱落以及炎症渗出物增多所致。表现为大便呈红褐色或带有血液和黏液,有时甚至可见到条状的假膜。
针对上述症状,建议进行霍乱弧菌培养、血常规检查等以确诊是否为痢疾。治疗措施包括抗生素治疗如环丙沙星、诺氟沙星等。在护理过程中,应注意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避免食用高脂肪、辛辣食物,以减轻胃肠负担。
主治医师
周口市中心医院 内科传染科
副主任医师
厦门大学附属成功医院 传染科
副主任医师
浙江省舟山医院 传染科
主治医师
周口市中心医院 内科传染科
主治医师
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 传染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