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如何正确认识埃博拉病毒?

  近日,埃博拉病毒肆虐西非,根据世卫组织的数据,截至2014年8月7日,埃博拉病毒在非洲4国已经夺走887人的生命,感染病例数超过1600例。由于该病的高致死率高达90%,目前,全球各国都拉响了警号,开始严防死守,以防被该病毒污染。我国卫计委也已经发布了埃博拉出血热的知识问答和防控方案,现根据官方出具的宣传知识,再次向大家普及。

  1.什么是埃博拉出血热?

  埃博拉出血热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传染病,于1976年在非洲首次发现,目前主要在非洲国家流行。埃博拉出血热可侵犯人类和其它灵长目动物(猴子、大猩猩和黑猩猩),临床表现主要为突起发热、出血和多脏器损害。该病病死率高达90%,这是引起全球高度重视的主要原因。

  2. 埃博拉出血热的典型症状和体征是什么?

  本病潜伏期为2-21天,一般为5-12天。潜伏期没有传染性。病人一旦开始出现症状,就具有传染性。

  典型症状和体征包括突起发热、极度乏力、肌肉疼痛、头痛和咽喉痛。随后会出现呕吐腹泻皮疹、肾脏和肝脏功能受损,某些病例会同时有内出血和外出血。临床检验结果包括血液白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降低,肝酶升高。

  3. 人是如何感染这一病毒的?

  已感染的人和灵长类动物为本病的传染源。接触传播是本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可以通过接触病人和被感染动物的各种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感染。病人感染后血液中可维持很高的病毒含量,医护人员在治疗护理病人、或处理病人尸体过程中,如果没有严格的防护措施,容易受到感染。医院内传播是导致埃博拉出血热暴发流行的重要因素。

  埃博拉病毒对热有中度抵抗力,在室温及4℃存放1个月后,感染性无明显变化。60℃灭活病毒需要1小时。该病毒对紫外线、γ射线、甲醛、次氯酸、酚类等消毒剂和脂溶剂敏感。

  4.哪些人的感染风险最高?

  出现疫情时,感染风险较高的人员为:

  (1)医务人员;

  (2)与病人有密切接触的家庭成员或其他人;

  (3)在葬礼过程中直接接触患者尸体的人员;

  (4)在非洲雨林地区接触了森林中死亡动物的人。

  5.人们应当何时就医?

  当人们曾经去过已知存在埃博拉病毒病的地区,或者与已知或疑似患有埃博拉病毒病的人员接触过,并且开始出现症状时,就应当立即就医。当怀疑病人患有该病时,应当立即向最近的卫生机构报告。

  6. 对埃博拉病毒病如何治疗?

  严重病人需要进行强化的支持性治疗。病人往往会出现脱水,需要静脉或者口服补液进行电解质补充。目前并没有特异性的治疗方法。有些病人在得到适当的医治后可康复。为便于控制病毒的进一步传播,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应当与其他病人隔离开来,并由采取了严格感染防护措施的卫生工作者对其进行治疗。

  7.该疾病可以预防吗?

  目前尚无获准使用的埃博拉疫苗。本次暴发主要是通过人间传播扩散造成。采取以下措施可以帮助预防感染,限制传播:

  (1)了解疾病的性质、疾病是如何传播的以及如何防止其进一步扩散的知识;

  (2)遵从国家卫生部门发布的指引性文件

  (3)如果怀疑周边的人感染了埃博拉病毒,鼓励并支持他们到医疗机构就医;

  (4)处理埃博拉死亡病例时必须穿戴合适的防护设备。

2014-08-17 00:42:25浏览531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