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狂犬病“超长潜伏期说”不科学

  “超长期潜伏说”不够科学

  对此,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狂犬病检测中心研究员严家新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指出,狂犬病毒与艾滋病毒、疱疹病毒等可以长期潜伏的病毒不同,实验证明其在所有哺乳动物体内潜伏期都不超过半年。他认为,关于人感染狂犬病的超长潜伏期,仅是从未得到科学证实的传说。

  美国疾控中心1991年在专业杂志上报告了一例病例,推测狂犬病可能有6年的潜伏期:患者6年前从菲律宾移居美国,其间未离开,后来在美死于狂犬病。患者声称在菲曾被狗咬,后来人们对他体内的狂犬病毒鉴定,发现一段基因片段与菲狂犬病毒有部分相似,而与美国本土已知的狂犬病毒的相应片段不同。

  该病例报告(论文)以“无法解释的狂犬病病例”的题目发表,至今在国际相关学术界仍有异议。许多法国研究人员对此病例“6年潜伏期”并不买账,他们认为该病例相关证据并不完整,其中仍有不少疑点,且在实验室也无法重现。他们认为潜伏期超过1年的病例即使有,也已经极为罕见。

  “所有的动物实验都证明,狂犬病在动物中的潜伏期不可能超过半年。”严家新告诉记者,大量实验表明,狂犬病毒在犬类体内潜伏不超过半年,而在老鼠体内,最多一般不超过半月。

  也正因此,各国海关对犬只等动物狂犬病的检疫期都仅规定为半年。严家新对记者说:“海关检疫是最严格的规定了,这种规定在全球已执行了数十年,从未发现有问题。”

  人体内潜伏期1~3个月

  人们对狂犬病毒潜伏的疑虑和担忧,源于人们已知的许多病毒具有长期潜伏的能力,比如疱疹病毒、艾滋病毒等,这两种病毒都可以在人体内潜伏10年以上。

  “艾滋病毒潜伏的机理是其基因可以整合到人的基因组里,长期不表达。”严家新说,“而人们通过对狂犬病毒感染机制的研究了解到,它并无长期潜伏感染的生物学属性。”

  狂犬病毒在分类上属于弹状病毒科,内含单链RNA。严家新告诉记者,狂犬病毒在动物实验中或在人体内有时候可能增殖比较缓慢,但不会停滞或休眠。

  严家新解释说:“狂犬病毒一旦进入中枢神经系统会快速增殖,此前在其他细胞内也可以存活,比如在肌肉细胞内,但增殖可能会比较缓慢。这就是说,在病毒进入中枢神经系统之前,会形成相对较长、但不会特别长的潜伏期。”而有关狂犬病数年甚至数十年的潜伏期,严家新不以为然:这么多年,病毒躲在什么地方?为什么没有增殖?

  国内外资料表明,人狂犬病的潜伏期通常是1~3个月,少数头面部严重咬伤的潜伏期可能短至5天,极少数病例(不足总数的1%)的潜伏期也可能大于1年。

  严家新认为,任何有关人的狂犬病“长潜伏期”的证据,都很难排除近期再次发生非典型感染的可能性,因而这些证据都是有瑕疵的,无法让人信服。

  “我国狂犬病依然非常流行,报告的几十年潜伏的病例难以保证近期没有再次感染,证据被认为是不可靠的。”严家新说。

  十日观察法

  许多人被狗咬伤后,数月甚至数年都惶惶不可终日,不断地打疫苗、测抗体,唯恐病毒可能在体内潜伏多年后复发。WHO早有“十日观察法”:只要施咬的犬只10天内保持健康,被咬的人就没有任何患狂犬病的风险。

  也就是说,施咬犬只要在10日内没有死亡,被咬的人可不再继续注射狂犬疫苗。照此判定方法可大大减少过度医疗,消除恐惧。

  “真正健康的犬只是不会传染狂犬病的。”严家新向记者表示,不采纳十日观察法,会造成大量疫苗的滥用和无数人的盲目恐惧,即中国特有的“恐狂症”的广泛流行。

  他告诉记者,疯狗在有明显症状前的传染期很短。“狂犬病毒的传染期和潜伏期是两个概念,病毒在犬只体内的潜伏期较长,而潜伏期内并不具备传染性,只有在犬只发病前几天(一般仅两三天)和发病期间,才是传染期。”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狗看起来不是“疯狗”,但它依然可能已进入传染期。严家新解释说,犬发病前两三天,其大脑此时如果只是局部感染,还未引起大脑功能明显的损伤,还不会表现出疯狗症状,但狂犬病毒可能已回传到达唾液腺,这时如果咬伤人,则有可能传染狂犬病。

2013-11-16 04:25:18浏览35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