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皮肤科日前接诊并发现两例成人手足口病患者,再次打破许多人的认知误区。专家提醒,手足口病并非幼儿“专利”,成人照样也患该病。
7月20日下午,某医院医生接诊了一位来自满城县20岁的男性患者。患者自称,三天前手掌和脚掌长了一些小红点,后来发现屁股上也出现了,而且红点渐渐变大,现在全身都有了。虽然不发烧,但有感冒症状,县医院诊断为水痘,不放心就来市里查查。经检查化验,该患者被确诊为手足口病。
医生透露,一周前她曾接诊过一位37岁的女性手足口病患者,症状和发病特点与此病例相同,这是截至目前该院确诊的两例成人手足口病患者。医生对这两例成人手足口病高度重视,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并要求他们近期与家人隔离,以防传染给他人。
专家介绍,手足口病是一种肠道病毒病,该病常见于4~9月份,5岁以下婴幼儿多发,潜伏期一般为3~7天,无明显前驱症状;多数病人发病突然,发病在手、足、口、臀四个部位;临床上有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四个特征。初期可有轻度上感症状。口腔黏膜疹出现比较早,起初为粟米样斑丘疹或水疱,周围有红晕,主要位于舌及两颊部,唇齿侧也常发生。
专家介绍,很多人认为,该病与成人不相干。其实不然,该病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免疫力,各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成年人患病一般症状较轻微,加之基层乡村医生对该病的认识不足,容易误诊。相对而言,成人得该病的可能性要小得多,即使感染也是隐性感染。成人一旦感染病毒,依然会传染给周围人群,尤其是把病毒再传染给孩子。
因此,专家提醒,家长的个人卫生防护至关重要。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家长回家后,要把工作场所穿的衣服换下来,把手洗干净,再抱孩子玩耍。当成人发现自己的手、足、口腔及臀部出现皮疹时应及时到医院确诊,以防延误病情及交叉感染。
(责任编辑:严毓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