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你是否了解流行性腮腺炎?

  什么是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亦称痄腮,俗称猪头疯,是春季常见,也是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亦可见于成人。它是由腮腺炎病毒侵犯腮腺引起的急性呼吸传染病,并可侵犯各种腺组织或神经系统及肝、肾、心脏、关节等器官,病人是传染源,飞沫的吸入是主要传播途径,接触病人后2-3周发病。腮腺炎主要表现为一侧或两侧耳垂下肿大,肿大的腮腺常呈半球形,以耳垂为中心边缘不清,表面发热有角痛,张口或咀嚼时局部感到疼痛。

  流行性腮腺炎致病原因

  (一)传染源

  早期病人和隐性感染者。病毒存在于患者唾液中的时间较长,腮肿前6天至腮肿后9天均可自病人唾液中分离出病毒,因此在这两周内有高度传染性。感染腮腺炎病毒后,无腮腺炎表现,而有其它器官如脑或睾丸等症状者,则唾液及尿亦可检出病毒。在大流行时约30-40%患者仅有上呼吸道感染的亚临床感染,是重要传染源。

  (二)传播途径

  本病毒在唾液中通过飞沫传播(唾液及污染的衣服亦可传染)其传染力较麻疹水痘为弱。孕妇感染本病可通过胎盘传染胎儿,而导致胎儿畸形或死亡,流产的发生率也增加。

  (三)易感性

  普遍易感,其易感性随年龄的增加而下降。青春期后发病男多于女。病后可有持久免疫力。

  流行性腮腺炎疾病症状

  潜伏期8-30天,平均18天。起病大多较急,无前驱症状。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食欲不佳、恶心呕吐、全身疼痛等,数小时腮腺肿痛,逐渐明显,体温可达39℃以上,成人患者一般较严重。

  腮腺肿胀最具特征性。一般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状如梨形,边缘不清;局部皮肤紧张,发亮但不发红,触之坚韧有弹性,有轻触痛;言语、咀嚼(尤其进酸性饮食)时刺激唾液分泌,导致疼痛加剧;通常一侧腮腺肿胀后1-4天累及对侧,双侧肿胀者约占75%。颌下腺或舌下腺也可同时被累及。重症者腮腺周围组织高度水肿,使容貌变形,并可出现吞咽困难。腮腺管开口处早期可有红肿,挤压腮腺始终无脓性分泌物自开口处溢出。

  腮腺肿胀大多于1-3天到达高峰,持续4-5天逐渐消退而回复正常。全程约10-14天。颌下腺和舌下腺也可同时受累,或单独出现。颌下腺肿大,表现为颈前下颌肿胀并可触及肿大的腺体。舌下腺肿大可见舌及口腔底肿胀,并出现吞咽困难

  流行性腮腺炎的治疗

  (一)一般护理:隔离患者使之卧床休息直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注意口腔清洁,饮食以流质或软食为宜,避免酸性食物,保证液体摄入量。

  (二)对症治疗:宜散风解表,清热解毒。必要时内服去痛片、阿斯匹林等解热镇痛药。重症并发脑膜脑炎、严重睾丸炎心肌炎时,可短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睾丸炎治疗:成人患者在本病早期应用乙烯雌酚,每次数1mg,一日三次,有减轻肿痛之效。

  脑膜脑炎治疗:可按乙型脑炎疗法处理。高热头痛呕吐时给予适量利尿脱水

  胰腺炎治疗:禁饮食、输液、反复注射阿托品或山莨菪碱,早期应用皮质激素。

  流行性腮腺炎的预防

  疫苗预防:在婴儿12-15个月时注射的麻疹、腮腺炎、风疹疫苗中就含腮腺炎疫苗。

  药物预防:采用板兰根30克或金银花9克煎服,每日1剂,连续6天。

(实习编辑:吴春丽)

2010-09-28 00:01:00浏览70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