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保健 > 其他

你的性格决定你得什么病

举报/反馈
2008-05-22 00:44:0039健康网社区

  病由心结·病由心解

  ——王中平与他的身心灵疗法

  实验1:国外某心理学家有个实验:用判了死刑的犯人做试验。子夜十分,心理学家对蒙目的犯人说:“你的胳膊上插了一根导管往水桶里滴血,当水桶里的声音变成滴在水里的声音后,你的血就是流完的时候了,那时候你将会死去。”

  第二天打开牢房的门看到的一幕是,犯人已经死去,但没有流失一滴血。“滴血”的声音不过是一场模拟。犯人,是被吓死的。

  实验2:假设你对某种漆树的叶子过敏——只要这种叶子划过你的皮肤,皮肤上一会儿就会留下一道红肿。现在医生蒙上你的眼睛,然后告诉你,她用一片漆树叶子划了一下你的左胳膊,用另一片其他树的叶子(你不会过敏的叶子)划了你的右胳膊。

  划过之后,摘下眼罩。果不其然,你的左胳膊上起了一道红肿。然而这时医生却告诉你:其实刚才她用漆树叶划的是你右胳膊的皮肤……

  以上两个小段子,绝非出自哪个鬼话论坛或是灵异网站,而是真真实实的科学实验。这两个实验让我们看到心与身关系中神奇、不可思议的一面。

  在身与心的关系中,存在两个方向的相互影响——身对心的作用;心对身的作用。很显然,到目前为止我们人类对这两方面影响的认知是非常不平衡的:严重疾病会导致情绪波动和心理问题在我们看来是显而易见的常识,但说起听着滴血的声音就能吓死人,我们却觉得犹如天方夜谭——既不知其然,也不知其所以然。这就好比我们很明白电脑硬件的状况决定着软件运行的好坏,却说不清为什么病毒软件会导致电脑硬件的损坏……

  正是因为这样,如今衣食无忧的人类,在身与心的关系中,更关心后者对前者的作用。在深入研究和探索的过程中,每一点小小的发现,都会令我们惊喜不已。

  人的思想是由无数个“起心动念”组成的。研究心身关系的心理学家王中平认为人体如同一个大化工厂,你有什么样的心理,身体就会按照你的心理定位进行什么样的化学合成,心情就如同化工厂的调节密码。近20年来,他一直在研究人的心理、生理和病理之间的变化规律,探索“病由心解”的理论和方法。

  有恨的心理,就会有痛的身体

  20多年来王中平的第一个实验对象是自己。

  年轻时的王中平气很盛。28岁那年他为了能闯出自己的天下而辞了工作,可当他怀着雄心找工作时,却四处碰壁,这令他觉得抱负得不到施展,开始怨天尤人。有一次去顺义看爷爷,在公交车上被一群 流氓群殴。因赶时间他把气压在了心里。回到家里,他安顿一下就想去找那帮人算账。就在这个时候他的全身开始疼痛,三天后竟然疼得不能起床。从此愈发严重。此时他内心更加着急、气愤,充满怨怒。

  这时候,朋友的一句话点醒了梦中人:“要是我的话,我就会特别高兴地回来。你算算,人家虽然是五个人打你一个人,可是练过武术的你也打人家了,这就算扯平了。你还不高兴?要是再打下去,万一……”

  王中平当下意识到,自己太“狂”了。“当我通过调整心态把内心恨的情绪化解了以后,我发现疼痛明显地缓解。当急、气、怕的情绪全部消失后,疼痛也就踪影全无了。”

  身心灵疗法:痛是恨的延伸

  中医里面有“内伤七情”之说:怒则气上,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喜则气缓,悲则气消。痛一般是拒绝的,不敢碰的,你对恨的人、恨的事、恨的东西,都是不愿意见到,不接受的。

  当你惹不起它还排斥它的时候,产生的就是恨。恨是由多种原因组成的,然后就淤积在身体里形成疾病。有些病交错在一起到最后就没法治了。比如说癌症,癌里面都有淤,即不通的东西,如果人不敢给它泻,不肯疏通心理的烦恼,只是在矛盾心情当中越陷越深,那个癌细胞就长得特别快,最终威胁生命。[img][r]

  病痊愈后,通过临床观察试验,王中平总结出了相应的理论:人的意念和心情波动不但对所想事物有定向性和定位性而且对气血在体内的流动和方向有定向性和定位性。

  如:人害羞的时候就脸红,而不可能脚红。是因为害羞这种情绪主要使气血定向往脸上走,而不向脚上走。有些人受惊吓后,大小便失禁,是“恐则气下”的表现。而有人发怒,面色通红,是“怒则气上”。人的意念活动和心情波动对人体内的气血变化有定向的生理效应和病理效应。如:当人总是觉得窝囊、委屈、冤枉时,肝部就会受气血变化而产生一定的病理效应。

  存留信息的可变性

  1. 用不平静的心情,自我的、偏执单一的、不合自然的观念作用于人体,可以使人发病,或病情加重,甚至死亡。

  2. 用平静的心情和状态、辩证自然的观点,反作用于人体的存留信息,可以使存留信息发生变化,使疾病减轻或痊愈。

  心情变化后的气血使身体产生机能的转变,包括对疾病的良性机能转变和恶性机能转变。用平静的心情状态、辩证自然的观点,反作用于人潜意识里保存的信息,并将之(病因)驱除,使疾病减轻或痊愈。

  各种古老文化对身心关系的阐述

  “笑一笑,十年少”这样的俗语,简单而直接地说明了喜悦可以让人延年益寿。心情/情绪对身体会产生影响,这在古代就早有记载。

  我国的中医理论认为,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七种情绪对人体内脏功能的影响。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古代医学典籍《黄帝内经》就指出: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这不但明确地指出了情绪可致病,而且提出了相应的治疗方法。范进中举,因喜而癫,其岳父一个大嘴巴就治好了这突如其来的癫狂——这就是“恐胜喜”的运用。然而在惊叹古人的智慧之时,人们对其机理却知之甚少。

  除了中医,东方最古老的强身术——印度瑜伽也将心身的结合、心对身的影响做出了系统的阐述。两千年前瑜伽的鼻祖柏坦加利(Patanjali)将瑜伽系统化,写成《瑜伽经》(Yoga Sutra)一书,内有一梵语箴言 :Yoga Citta Vrtti Nirodha(Yoga瑜伽;Citta意识;Vrtti各种情绪及倾向;Nirodha控制)。他认为人体内大小主要级附属腺体有50种,每一种控制一种情绪,诸如:生气、恐惧、害羞等等。此箴言之意,即是说通过练习瑜伽来使人的意识控制这50种情绪。实践表明,练习瑜伽不仅能使身体健康,而且能纠正精神的不安宁和感情的紊乱。

  综合各种古代对于身心关系的论述,我们大概可以得知:心理社会因素之所以能影响身体内脏器官功能,一般认为是通过情绪活动而实现的,积极的情绪对人体活动常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可以提高体力和脑力劳动的效率,使人保持健康;而消极的情绪如愤怒、怨恨、焦虑、忧郁、恐惧、痛苦等,如强度过大或持续过久,可导致神经活动机能失调,由于情绪的变化引起体内化学物质——交感神经素的改变和大脑功能的改变,而引起某些内脏生理功能和病理形态方面的变化。

  心如何创造身情绪可以治病

  情绪真的能治病——来自心理神经免疫学的解释

  美国科学家曾进行过这样一个实验:对420名志愿者进行访谈和调查,让他们详细地回顾了最近一年中所遇到的应激事件,像是诸如离异、丧偶、失去工作等等。并就此对他们的精神紧张水平打分,将他们按照这一年来的紧张程度分为高紧张组和低紧张组。然后,对这些志愿者释放含有小剂量感冒病毒的药剂,结果发现,精神紧张程度高的志愿者中有90%的人被感染上了感冒,而且几乎一般是严重的感冒,而紧张程度低的志愿者中仅有25%的人出现了流鼻涕等轻微的感冒症状。

  美国的这项实验很好地向人们证明了这样一个观点:人的精神和心理状态的确会极大程度地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而它影响的方式就是通过削弱我们身体上的免疫和抵抗功能。继上面的实验之后,越来越多的实验不断验证了上述的观点。

1/4上一页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