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健康老故事第十一期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保健 > 名人健康老故事第十一期

梁长虹:别将医用X射线“妖魔化”!要正确认识

举报/反馈
2013-08-26 01:29:1139健康网

  “去拍个X光片吧!”或“去做个CT检查吧”。如果您或亲人去看病时候,相信你经常有听到这样的话。可是,究竟什么是X光片,对人体有无危害,恐怕很多人都难以回答。又或者,你深惧X射线的检查,以为进了放射科就像是进了一个遍布辐射的“危险区”。当然,这种担忧有道理,但显然又有些过头。不过,现实中对X射线检查的风险存有疑问的人确实不少。

  到底X射线检查有怎样的风险?可以能不照就不照吗?让很多人纠结。对此,中华放射学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人民医院影像医学部主任兼放射科主任梁长虹表示,X射线接触多了确实会对身体有损害,但也不要因此就将X射线检查“妖魔化”,我们应该重视也要藐视它!

  专家介绍:梁长虹

梁长虹:别将医用X射线“妖魔化”!要正确认识

  广东省人民医院影像医学部、放射科主任,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放射学会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放射医学分会主任委员,亚洲腹部影像协会委员及其他多个专业学术团体任职。担任“中华放射学杂志”等十余家杂志编委。主持中国对比剂安全委员会编写《中国对比剂安全使用指南》。在科学出版社、人民军医出版社及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专著,《鼻咽癌影像诊断学》、《多层螺旋CT扫描指南》、《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肝脏疾病CT诊断学》及《多层螺旋CT先天性心脏病诊断学》。主持翻译《磁共振对比剂三维血流成像》、《医学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及《腹部病变MSCT诊断》等专著。以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发表专业论文于Radiology、Clinical Radiology、Abdominal Image及中华放射学杂志等两百余篇。参与“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三个子项目及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以第一完成人先后获得广东省科技成果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

  X射线“致”病 但更“治”病!

  1895年伦琴发现X射线,而仅仅几个月后,这种能够“透视”的射线就已经被应用于医学领域,以影像方式发现疾病,成为“照妖镜”,因此,过去老百姓称之为“照镜子”。自此,作为临床医学实践中常用的诊断手段,X射线被广泛的应用,并极大地提高了医生的诊断准确率和治疗效果判断,成为了询证医学重要的组成部分。

  “可以说,如果没有X射线,就没有现代医学的发展,医生也就没法在未开刀前就能观察到病人的内部结构,治疗后的评价也无法进行。”梁长虹主任说,不过,X射线穿透人体是会产生一定的生物反应,若接触的X射线量过多,超过容许剂量,就可能产生放射反应从而导致机体损伤,增加患癌症的风险可能性。

  一般来说,每拍一次X光,人体大概会接受0.02毫西弗的辐射量。实际上人体能够承受多少辐射量?最近,日本修订了人体可接受辐射剂量,一年内接受不超过200毫西弗的辐射照射。当然,每个人的抵抗能力和体质会有所不同。另外,在我国的相关规定中,人体可接受的年辐射量上限仅为50毫西弗,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就更小了。

  梁长虹主任表示,不少人之所以会害怕,是对医用的X射线认识不够。当然,X射线是一把“双刃剑”,但总体上是利大于弊,只要辐射量不超过人体可接受的限值,没什么可担忧。相反,如果盲目的避开X射线检查,对你的疾病诊治才是莫大的损失。更何况,我们生活中的辐射无处不在,即便你晒太阳、看电视坐飞机,甚至每天呼吸的空气、吃的食物也都存在辐射,只是量非常少,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所以你也感觉不到它的存在。

  正常的X射线检查对身体损伤小

  我们都知道,辐射照得越多对身体的伤害越大,那现在被广泛运用的X射线检查,其辐射到底会不会产生风险,这是不少人的担忧。

  “其实,由于设备技术的进步,现在的辐射剂量和以前相比已经大大降低,基本不用担心它的危害性。而且,它的照射范围也会有专门设备的精准控制,射线不会‘乱跑’,更不用担心会影响到其他的部位。”梁长虹主任表示。

  以拍X光片来说,现在你每拍一次“吃进”的射线量是0.02毫西弗左右。有人解释,这其实就相当于你每天看电视或看电脑2小时累积4到6个月“吃进”的射线量,对身体的影响微乎其微。

  一般来说,医学检查中的辐射有两类:一类是放射影像中的辐射,比如拍X光片、做CT,这种辐射具有方向性和可控性,基本能保证只有被检查部位会有射线,辐射剂量也相当小。另一类是核医学检查中的辐射,它不具有方向性,而且会相当时间持续存在,但采取措施后具有可控性。一般接受核医学检查后,人体内往往会存留放射性核素,如果不加以防护,会对周围接触的人群可能造成辐射伤害。不过,现在这种检查采用的核素辐射距离很短、剂量低,而且作用时间短,对人体产生的影响也非常小。当然,接受核医学检查后,短时间内还是尽量避免家人近距离亲密接触。

  “医务人员进行影像检查时,都会注意对患者的保护,该不用就不用,该保护的会保护。”梁长虹主任说。但还是会有人存在误解,认为只要照了就一定伤身体,对X射线检查过于“妖魔化”,又或者过于“随意化”,常常自作主张的要求做各种X射线检查,这都不正确。“在临床上,到底要不要做X射线检查,需要专业的判断,应该听从医生的建议。”

1/2上一页
梁长虹主任医师放射科 广东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