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焦点图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保健 > 保健焦点图

白领保健:夏季最常中“阴暑”

举报/反馈
2010-07-09 00:00:00

  为了对付炎热的天气,不少白领有“三要”,上班要靠空调,坐车要空调车,下班或在家躲进了空调房。可不知躲得了“阳暑”躲不过“阴暑”,身体还是会罢工,道理何在呢?

  一、夏季白领常见不适病状

  吴先生,人胖一向怕热,几天来,总是感觉热得大汗淋漓,只好一头钻进空调房,一边开低空调温度,一边猛吃冰品,结果刚开始是拉肚子,接着是头晕,感觉全身肌肉酸痛,说是热伤风……

  陈女士,公司一连几天加班,感觉人疲劳,在公司办公室里尽吹空调,出了办公室回到家里,还是开大空调,凉快就睡,结果早上醒来,出现了发热、出汗、没力气、喉咙肿痛、流鼻涕等众多症状。想不通,这样热,人都热坏了,怎么还感冒了呢?看来是患上了热伤风……

  曾经老是戴框架眼镜的张小姐,这两天心血来潮,戴了隐形眼镜上班,办公室里吹着空调,盯着电脑,结果一天下来,眼睛就酸酸胀胀的……

  二、什么是中“阴暑”

  阴暑,是指夏季因气候炎热,而吹风纳凉,或饮冷无度,中气内虚,以致暑热与风寒之邪,乘虚侵袭而为病。从中医角度说,是由於静而得之,故名“阴暑”。

  阴暑患者症状有发热恶寒、无汗、身重疼痛、神疲倦怠、舌质淡、苔薄黄,脉弦细,还有因着凉导致腹泻腹痛、浑身没劲、无汗恶寒、关节酸痛等。像上面的吴先生,陈女士、张小姐等人的症状全属于此症。

  三、“阴暑”与“中暑”不同

  阴暑,医生诊断是热伤风。热伤风从字面上说,是受热引起的感冒,实际上是因为患者体内存有郁热,然后受了风邪。

  按中医理论,在风、寒、暑、湿、燥、火过偏的六淫中,暑属外邪,这与季节、工作环境有很强的相关性。暑邪致病有阴阳之分,在暑热或高温环境下作业而中暑者,属“阳暑”,即俗称“中暑”;而在暑热时节,过食生冷,或贪凉露宿,或冷浴过久所致的热病,俗称“中于寒”,属“阴暑”。暑邪为火热所化,主升散,多挟湿。其临床症状有高热、汗出、口渴喜饮、尿少短赤、头痛头晕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体温升高(身体产热过多,而散热不足)、气短、倦怠或猝然昏倒,不省人事。挟湿者又常见胸闷脘痞,溏便不爽等症。

  四、阴暑引发原因

  按照中医理论,伤阴暑主要是因风、寒、湿邪侵袭机体引发,常常在季节转换的时候由于过度贪凉而出现,如果过于避热趋凉,均可导致风、寒、湿侵袭机体而引发“阴暑”。由于夏季暑热湿盛,人们毛孔开张、腠理疏松,人们睡眠、午休和纳凉之时,若过于避热趋凉,如夜间露宿室外,或坐卧于阴寒潮湿之地,或在树阴下、水亭中、阳台上乘凉时间过长,或运动劳作后立即用冷水浇头冲身,或立即快速饮进大量冷开水或冰镇饮料,或睡眠时被电扇强风对吹,均可导致风、寒、湿邪侵袭机体而引发“阴暑”。出现身热头痛、无汗恶寒、关节酸痛、腹痛腹泻等症。正如明代大医学家张景岳指出:“阴暑者,因暑而受寒者也……故名阴暑。”特别是老人、儿童、孕产妇、体弱及患有宿疾者,容易诱发此症,尤应加强防护,不可过于避热贪凉,避免寒湿侵袭而引发“阴暑”。

  五、常见误区:错把藿香正气当“阳暑”良药

  每年这个时候,一向被视为“消暑至宝”的藿香正气类中成药都会热销,许多人都将其当成防暑的特效药常备家中。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用藿香正气类中成药治疗中暑会起到相反的效果。

  1、中暑用“藿香正气”是“火上浇油”

  按照中医理论,夏至之后的温热性疾病称为中暑,是热毒入侵人体所致,临床以高热、大量出汗、疲倦乏力为主要表现,严重的可能会出现虚脱。治疗应当以清热泻火、养阴解暑为主。而分析藿香正气的方药组成,方中的大多数药物,如藿香、白芷、紫苏、大腹皮、半夏、陈皮、厚朴、白术、生、大枣等都属于温热药物。所以,藿香正气应属辛温燥湿之剂,用于中暑无异于“火上浇油”。

  2、“藿香正气”治疗暑湿(阴暑)感冒最对症

  藿香正气药是传统中医药的经典老方,功能相当广泛,但主要还是用来理气祛湿和驱寒,适用于治疗因避热贪凉引起的“阴暑”。现代社会,随着空调的普及,“阴暑”之证有多发的趋势。

  六、得“阴暑”注意啥

  中暑分为“阳暑”和“阴暑”两种,“阳暑”是指长时间在太阳暴晒下劳动、运动,导致的头晕倦怠、口渴身热;而阴暑通常是人们以错误的方式解暑引起的,如在户外将身体晒得很热,然后突然进入冷气大开的室内,或是在大汗的状态下,洗冷水浴或喝冰镇饮品。

  夏季里患上热伤风,主要是因为体内过多的热量散发不出来导致的。在工作压力大、心情烦躁、饮食生活不规律等情况下,又吹风着凉后,潜伏在呼吸道内的病原微生物会乘虚而入,导致热伤风。

  热伤风分为风寒、风热、暑湿三种类型,需要对症下药,不能像冬天感冒一样吃感冒药,否则效果不好,还容易有副作用。

  长时间呆在空调房里的人,尤其要注意多出出汗,把身体里的热气散发出来,同时,空调房里空气不好,空气干燥、污浊,要记得时不时到室外“换换气”。

  建议多喝水,饮食上常喝稀饭、菜汤、水果等,多吃些清热、生津、养阴的食物,不吃或少吃辛辣、燥热、油腻的食物,少饮酒。另外,胃肠道对寒凉的刺激非常敏感,而忽高忽低的气温最容易引起肠胃不适。因此提醒您,天气由热转凉要特别注意胃部保暖,在饮食上避免过多进食生冷食物,避免引发胃痛

  如果有患者应多喝些生姜红糖水,千万不要喝冰镇绿豆汤等,以免雪上加霜,或在中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四逆汤加砂仁,一般服用3-5天就能见效。

  特别提醒:人们不要在树荫下、阳台上乘凉时间过长,不要快速饮进大量冷开水或冰镇饮料,或在睡眠时不要开电扇强风对吹。

(实习编辑:刘秀琳)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