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找到研发艾滋疫苗的新方法

  据《时代》杂志18日报道,研制有效的艾滋病疫苗一直是科学家们的梦想,然而经过25年研究和多次尝试失败后,目前艾滋疫苗还是那么令人难以捉摸。现在美国纽约市洛克菲勒大学的科学家找到了研发艾滋疫苗新方法。

  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部长早在1984年就大胆宣布,人类在两年内定能研制出艾滋病疫苗!她表示,人们发现引起艾滋病的病毒就是“一个科学战胜绝症的证明”。然而经过25年研究和多次尝试失败后,目前艾滋疫苗还是那么令人难以捉摸。新艾滋病感染患者人数仍大大高于接受治疗的人数,2007年全球大约有250万新增艾滋病患者,其中包括近50万儿童。同年有超过200万人死于艾滋病。

  纽约市洛克菲勒大学的科研组重新开始研究工作,现在他们已经有了关于如何找到艾滋病研究的最后一环的新想法。他们研发艾滋疫苗的新方法是放弃一直在寻找的抗艾滋病灵药,设法模仿人体抗艾滋病毒的自然特征。这项研究结果发表在3月15日的《自然》杂志上。

  少数人的抗体可预防感染

  有极少一部分感染艾滋病的人,他们体内的免疫响应能够控制病毒,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发展成完全型艾滋病。洛克菲勒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6名这样的人,他们体内含有大量可抑制艾滋病毒再生的抗体,避免病毒侵入新细胞。这些研究人员抽取他们的血样,把艾滋病毒抗体分离出来,开始着手研究这些抗体是如何产生作用的。

  人类免疫系统无法对艾滋病毒上的单一目标发动攻击。人体会使用许多抗体(研究人员利用这六名患者克隆了502个抗体),同时向很多不同病毒目标发动袭击。每个抗体的效果可能非常小,但是作为一个整体,甚至是实验室培养的20到50个抗体群,它们似乎能避免疾病进一步发展。洛克菲勒大学分子免疫学实验室负责人,这项研究的资深研究员迈克尔·纽森威格说:“这是人们第一次真正着眼于抗体针对的目标物。如果我们知道是什么产生作用,接下来我们需要做的是,看一看我们是否能复制它。”

  这听起来似乎非常简单。但是这种在研制新疫苗的过程中,通过研究艾滋病毒的自然免疫性获得灵感的逆向工程方法,在1984年根本不可能实现,事实上它在几年前也不可能实现。人们对艾滋病毒的结构或者人类的免疫系统几乎一无所知。纽森威格表示,最近获得的一项重大突破,是发现一种可以鉴定出生成艾滋病毒特定抗体的血细胞的方法。只要能把这些细胞从血流中分离出来,纽森威格和这篇论文的第一作者约翰尼斯·斯科德就可以开始研究它们了。

  研制艾滋病疫苗并非易事

  利用洛克菲勒大学的科学家实施的研究生成一种有效的疫苗显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而且也不会很快变成现实。普林斯顿大学教授, Merck Vaccines公司以前的负责人亚德尔·马赫穆德博士说,这项工作还“确定了病毒中的潜在攻击目标,这是该研究最令人兴奋的一个方面。” Merck Vaccines公司提出很多最有希望的艾滋疫苗选项,但是在2007年的临床试验过程中,这些方案统统都被否决掉了。“我们必须重新开始了解这种病毒,我们的免疫响应对什么敏感。在我们匆匆忙忙研发疫苗的过程中,我们忽略了这些问题。”

  事实上,复杂难懂的艾滋病毒的自然本性一再阻碍寻找艾滋疫苗的探索之路,现在人们才清楚这种病毒的行为方式。通过接触病毒表面的一两种蛋白质,人类免疫系统显然无法对该病毒产生有效反应,而这种方法在过去人们研制其他疫苗的过程中曾屡试不爽。例如,B型肝炎疫苗包含一些经过重新组合,可引起肝病的非病原病毒。人体生成抗体,对这些疫苗产生反应,让仍然存活的病毒具有免疫性。

  VaxGen公司开发的疫苗AIDSVax采用的就是这种方法。AIDSVax疫苗是迄今为止唯一一种进入第三试验阶段(进入临床实验前的最后一个阶段)的艾滋疫苗。这种疫苗的设计目的是对艾滋病毒外膜上的gp120蛋白产生反应。但是2003年的试验结果显示,该疫苗并不能有效预防艾滋病感染。到目前为止,科学家进行测试的潜在艾滋疫苗已有很多,但是没有一种特别有效。

  病毒变异神速抗体很难起作用

  目前有少数候选疫苗正处在早期试验阶段,其中包括以前经过试验的两种候选疫苗的混合物,虽然每种疫苗都不能有效预防艾滋病,但是科学家希望将二者结合后能出现一些奇迹。2007年Merck Vaccines公司的试验受挫后,一些科学家开始对当前的艾滋疫苗研发方法产生质疑。包括纽森威格实验室里的科学家在内一些研究人员现在正在通过抗体复制艾滋病毒的免疫性,但是虽然利用灵长类进行试验产生的结果不错,但是利用单一抗体疫苗在人类身上做实验,结果并不会尽如人意。

  研究艾滋疫苗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这种病毒可在人体内迅速变异,因此免疫系统经常很难识别出该病毒。对研制疫苗的人来说,这是个不小的绊脚石,除此以外,这也是只有极少数人可以控制艾滋病感染的一个原因,例如纽森威格实验室里的六名患者。现在的当务之急是了解这个过程,这是进行下一轮艾滋疫苗研发的关键。提到典型的免疫响应,纽森威格说:“抗体往往反应的太慢。它们经常追赶不上周围的病毒。你刚获得一种比较有效的抗体,艾滋病毒就会迅速发生变异。为了铲除新变异的病毒,人体会产生新抗体,但是病毒往往变异的太快,抗体根本无法跟上它们的步伐。”

  纽森威格说:“但是如果抗体的更新换代能赶在病毒之前进行,它们就能有效预防感染。我认为,如果在感染发生前出现大量抗体,它们将能起到非常有效的免疫作用,但是这些抗体必须赶在病毒发生变异之前出现。”

艾滋病
艾滋病眼部图片

 找到研发艾滋疫苗新方法关注艾滋病 关爱生命>>>39健康网艾滋病频道

(责任编辑:潘东波)

2009-05-04 14:15:00浏览73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赵英帅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妊娠糖尿病食谱三餐大全集
对于妊娠糖尿病患者,合理的饮食安排至关重要。早餐建议选择燕麦粥、水煮蛋,午餐可选择糙米饭、清炒虾仁、凉拌菠菜等,晚餐可选择全麦面条清蒸鱼、清炒芦笋等。一、早餐:1、燕麦粥:燕麦是一种优质的全谷物,富含膳食纤维,可增加饱腹感,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有助于控制餐后血糖上升。取30克左右的燕麦片,用适量清水煮成粥,口感顺滑,营养丰富。2、水煮蛋:鸡蛋是优质蛋白质的良好来源,一个水煮蛋能提供约7克蛋白质,且脂肪含量相对较低,对血糖影响较小。可搭配燕麦粥一起食用,增加早餐的营养丰富度。二、午餐:1、糙米饭:糙米保留了更多的膳食纤维和营养成分,升糖指数低于精白米。用100克左右的糙米煮成2、清炒虾仁:虾仁富含优质蛋白质,脂肪含量低。取100克新鲜虾仁,搭配西兰花、胡萝卜等蔬菜一起清炒,不仅营养丰富,还能增加菜品的色彩和口感。3、凉拌菠菜:菠菜富含铁元素和膳食纤维。将菠菜焯水后,加入蒜末、生抽、醋、少许盐和橄榄油凉拌,是一道美味又健康的菜肴,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三、晚餐:1、全麦面条:全麦面条由全麦粉制作而成,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相较于普通面条,升糖速度更慢。煮100克左右的全麦面条,可搭配番茄、鸡肉、青菜等食材做成番茄鸡肉面。2、清蒸鱼:选择鲈鱼、鲫鱼等新鲜鱼类,富含优质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酸,对孕妇和胎儿的健康有益。清蒸的烹饪方式能最大程度保留鱼的营养成分,减少油脂的摄入。3、清炒芦笋:芦笋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且含糖量低。清炒芦笋口感鲜嫩,既能为孕妇提供营养,又不会对血糖造成较大波动。对于妊娠糖尿病患者,饮食控制固然重要,但也需要注意营养均衡。建议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避免一次性摄入过多食物导致血糖大幅波动。同时,要定期监测血糖,根据血糖情况调整饮食。适当进行运动,如散步等,也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如果通过饮食和运动无法有效控制血糖,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糖尿病足脚趾发黑变硬可以清理吗
糖尿病足脚趾发黑变硬通常可以清理,这通常意味着组织坏死或血运障碍,不清理会致感染扩散。但清理前医生需全面评估病情,制定个体化方案,采用清创术等在无菌下操作。患者在清理过程中也要做好脚部护理、控好血糖,避免恶化。糖尿病足脚趾发黑变硬,往往是由于长时间的血糖管理不当,导致足部血管、神经出现病变,进而引发足部供血不足、感觉异常,并可能出现溃烂、感染等症状。当脚趾发黑变硬时,可能意味着局部组织已经出现了坏死或严重的血液循环障碍。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坏死组织不能得到及时清理,可能会进一步恶化,导致感染扩散,甚至引发全身性感染,危及生命。然而,清理过程并非简单地去除坏死组织。首先,医生需要对患者的整体病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血糖控制情况、感染状况、局部血供等。在评估基础上,医生会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可能包括控制血糖、抗感染治疗、改善局部血供等措施。对于坏死组织的清理,医生通常会采用清创术等方法,在严格的无菌条件下进行,以避免进一步感染。在清理过程中,建议患者应注意保持脚部清洁卫生,避免感染。可以定期用温水清洗脚部,选择宽松、透气性好的鞋袜,以减少脚部受压和感染的风险。此外,患者还需要注意控制血糖水平,按时用药,定期监测血糖,以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如果出现明显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糖尿病的皮肤痒是什么样的
糖尿病患者出现的皮肤痒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其表现多样,包括瘙痒程度不同、瘙痒范围有别、伴随症状多样等。1、瘙痒程度不同:有的患者瘙痒程度较轻,只是偶尔感觉皮肤有些许发痒,不影响日常生活和睡眠。而有的患者瘙痒感强烈,会忍不住搔抓,甚至影响到睡眠和日常活动,严重影响生活质量。2、瘙痒范围有别:可能是局部皮肤瘙痒,比如腿部、手臂、背部等某个特定部位,常见于小腿胫前皮肤。也可能是全身性的瘙痒,全身皮肤都有瘙痒感,没有明显的固定区域。3、伴随症状多样:部分患者皮肤瘙痒时,皮肤外观基本正常,没有明显的皮疹、红斑等改变。但也有一些患者除了瘙痒外,还会伴有皮肤干燥、脱屑,这是因为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导致皮肤水分流失增加,皮肤屏障功能受损。还有些患者可能会出现红斑、丘疹、水疱等皮疹,这可能是由于搔抓导致皮肤破损引发了感染,或者是糖尿病性皮肤病的特殊表现,如糖尿病性大疱病等。对于糖尿病患者皮肤痒,建议要严格控制血糖,这是缓解皮肤痒的关键,通过合理饮食和规范用药,使血糖保持在正常范围内。其次,注意皮肤护理,避免使用过热的水洗澡,洗澡时间不宜过长,使用温和、滋润型的沐浴产品,洗完澡后及时涂抹润肤霜,保持皮肤水分。另外,穿着宽松、纯棉的衣物,减少对皮肤的刺激。如果皮肤痒症状严重,不要搔抓,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
黄兆辉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糖尿病并发症脚烂是怎么回事
糖尿病并发症脚烂,医学上称为糖尿病足溃疡,这主要是由于长期的高血糖状态导致下肢神经和血管发生病变,进而引发足部感染、溃疡甚至坏死。该疾病是糖尿病患者面临的一种严重并发症。糖尿病足溃疡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首先高血糖环境会损害神经,特别是下肢的神经,导致患者感觉减退或丧失。这使得患者难以察觉脚部的损伤、压力或感染,从而容易忽视初期的小伤口或不适。另外长期的高血糖状态还会损伤血管,导致血管狭窄、堵塞,进而影响脚部的血液循环。血液供应不足会使受伤部位愈合变慢,增加感染的风险。而糖尿病患者的免疫系统通常较为脆弱,这使得此类人群更容易受到细菌感染,并且感染后的愈合过程也会比正常人更长。发生感染后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病情会迅速恶化,可能导致截肢等严重后果。除了神经病变、血管病变和免疫功能下降外,糖尿病足溃疡的形成还与患者的日常生活习惯密切相关。例如,穿着不合适的鞋子、长时间站立或行走等,都可能增加脚部受到压力和摩擦的风险,从而引发溃疡。此外,足部外伤、烫伤、冻伤等也可能导致糖尿病脚烂。针对糖尿病足溃疡这一并发症,患者应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首先,要严格控制血糖水平,这是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关键。患者需遵医嘱使用降糖药物,如甘精胰岛素、门冬胰岛素等,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其次,要定期检查足部,包括自我检查和专业医生的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同时,保持足部清洁和干燥,避免感染;穿着舒适、合适的鞋子,并使用护垫等辅助工具减轻压力。若发生感染或溃疡,应立即就医,接受专业的治疗和护理。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