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艾宣传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艾滋病 > 抗艾宣传

世界艾滋病日 | 防治血脂异常,有助于提升HIV感染者的生存质量

举报/反馈
2021-12-01 10:36:3739健康网

2021年12月1日是第34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的主题为“生命至上、终结艾滋、健康平等”。延长预期寿命、拥有健康的身体、提升生存质量,是HIV感染者普遍追求的目标。

目前,随着艾滋病患者预期寿命的延长,感染者群体出现心脑血管并发症的情况越来越多,严重影响着他们的预期寿命和生存质量。

HIV感染者面临心脑血管事件的侵袭

今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也是艾滋病报道和发现的40周年。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地坛医院感染临床和研究中心主任张福杰教授说,随着联合抗病毒疗法及创新药物的不断面世,目前通过规范的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已经可以使艾滋病患者几乎达到普通人的预期寿命。

但是,HIV病毒无法根除及长期用药带来的副作用,却严重影响着感染者的生存质量。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李勇教授指出,很多感染者会因其存在的合并症如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更早地出现心脑血管事件,甚至可能导致心肌梗死、脑卒中死亡。

张福杰教授认为,目前HIV阳性患者死于非机会性感染和非艾滋病肿瘤的比例明显增加,在非艾滋病的合并疾病当中,心血管疾病高居第一位。张教授介绍的数据值得我们引起重视:HIV阳性患者在最近20年,疾病负担增加了3倍,死于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等心血管疾病增加了约2倍,心源性的猝死以及其它心脏病风险增加了4.5倍。

为什么心脑血管事件会如影随形地跟随HIV感染者?李勇教授表示,这是因为HIV感染是一种慢性感染状态,表现为机体的慢性炎症,而慢性炎症会严重损害血管内皮细胞,使得血浆内的胆固醇颗粒更容易沉积到血管壁,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此外,由于病毒感染的慢性炎症刺激,会激发机体对炎症的过度反应,使得内皮细胞受损的范围明显扩大,从而加速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引起心梗、脑梗、甚至心衰死亡。

血脂异常是心脑血管事件的重要诱因

李勇教授指出,血脂异常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事件)的主要危险因素,没有胆固醇堆积就没有动脉粥样硬化。血脂测量常用四个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致使动脉粥样硬化的胆固醇成分70%来自于LDL-C,因此既使LDL-C水平增加未超出正常的范围,但只要存在HIV感染或者有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就会大大地增加心肌梗死、脑卒中的风险。

因此,不要等出现高脂血症、高LDL-C血症之后才开始治疗,而是当存在危险因素时,即使患者的LDL-C升高处在正常范围,我们也应视之为血脂异常,更积极地进行干预和管理。

为什么HIV感染者更容易出现血脂异常?西南大学附属公卫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陈耀凯教授解释说,一是HIV病毒感染使患者身体长期处于慢性炎症状态,即使感染控制良好,但体内的炎症指标依然会偏高,从而造成对血管的破坏;另一个原因与HIV抗病毒治疗药物的使用有关,有些抗病毒药物会影响血脂代谢,造成血脂升高,这是临床医生在初诊时需要考虑的用药选择因素之一,也是第一位的换药原因。

张福杰教授表示,血脂问题普遍存在于HIV感染者中,但医生和患者,对于HIV感染者血脂异常危害的重视尚不充足。陈耀凯教授也提出了建议,我们临床医生应当加强对患者血脂异常的管理,一方面通过基础教育、学术活动普及HIV患者血脂异常的危害和临床操作规范,另一方面也要加强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增强他们的治疗依从性,共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首选血脂影响小的抗病毒治疗方案

生活方式的改变对控制血脂尤其重要。陈耀凯教授指出,抽烟不仅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有关,也会导致其他癌症的发生。HIV感染者应戒烟、避免酗酒,保持低糖、低脂、低盐饮食,加强锻炼,积极管理血压、血糖。生活方式的改变可减少很多慢性疾病,包括癌症的发生。李勇教授建议已经有高血压、糖尿病或者是HIV感染的患者,应该每年检查血脂。一旦血脂超出2.6mmol/l,就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考虑降胆固醇治疗,预防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张福杰教授表示,很多的艾滋病药物都可以引起血脂升高,比如一线药物依非韦伦及二线药物克力芝等,都会造成血脂影响。“欧洲新的治疗指南当中提出,首先应该使用更好的抗病毒治疗药物来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即使已经出现了血脂异常,也建议HIV感染者换药时,能够预防为主”,张教授说,“有一些新的药物对于血脂的影响会比较小,比如说同样都是非核苷类的药物,我们看到的就是多拉韦林 。”

据了解,多拉韦林是一款创新性的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是目前已被证实具有稳定控制血脂水平的新型HIV抗病毒治疗药物。多拉韦林单药制剂和复方制剂(多拉韦林/拉米夫定/替诺福韦)目前已在国内上市。

陈耀凯教授也指出,如果患者在治疗前血脂无异常或不严重,而用药后三个月出现了明显的血脂升高,这时考虑主要是用药引起的,在更换新药后,血脂会有明显改善。目前的新药对血脂影响较小,在HIV抗病毒治疗出现血脂异常时,首先推荐更换治疗方案,如果换方案无效,再考虑加用降脂药物。

李勇教授指出,有些HIV抗病毒药物可能会加强他汀的药物毒性反应。对于需要降脂治疗的患者,一方面要及早启动降脂治疗,但还要保证降脂治疗的安全性。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