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现状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艾滋病 > 流行现状

“阴性艾滋病”并非类艾滋病 我国将加大检测防治力度

举报/反馈
2012-09-05 01:21:11MSN健康

  一种被称为“类艾滋病”的新病引发公众及卫生部门的高度关注。这种新病已在泰国和台湾地区出现。

  这种新病和2009年被媒体广泛报道的“阴性艾滋病”(恐艾人群)是不是一种病?

  中国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控中心主任吴尊友称,所谓的“恐艾”或“阴性艾滋病”与类艾滋病“完全不是一回事”。因为类艾滋病患者有免疫功能受损的情况,而“阴性艾滋病”没有。

  两种病是不是同一种病

  “阴性艾滋病”非类艾滋病

  一种被称为“类艾滋病”的新病症引发公众以及卫生部门的关注。

  8月下旬,国际医学权威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期刊》刊载由台湾地区、泰国及美国等医学研究人员的合力研究,确认全球出现一种新病症,即类艾滋病。

  据媒体报道,包括台湾已确诊的50多名患者在内,全球迄今已确诊200多例。此类病人未感染艾滋病,但却出现类似艾滋病的免疫力极度低下的症状。因患者至今全为亚裔黄种人,因此被命名为“亚洲新型免疫缺损症”。

  那自2009年被媒体广泛报道的“阴性艾滋病”或“恐艾人群”是不是类艾滋病?两者有什么关联?

  中国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控中心主任吴尊友表示,疾控部门已经做过相关的调研。结果显示,在泰国和台湾的类艾滋病患者中,虽然病因尚未明确,但有明显的免疫功能受损的情况,既有临床表现,也有实验室特征,如皮肤明显感染、卧床不起等。

  不同的是,“恐艾”者们没有任何免疫功能缺损的情况,“如果免疫系统缺损的话就很容易感染,比如各种细菌性和病毒性的感染,但这个群体在医院做检查时未发现任何异样,对他们的免疫功能进行检测也没有发现任何损伤”。吴尊友称,结果证明,所谓的“恐艾”或“阴性艾滋病”与类艾滋病“完全不是一回事”。

  “阴性艾滋病”如何治疗

  安排精神科专家对其治疗

  吴尊友称,上周二,几名自称“感染者”的人员前往卫生部信访办,要求专家对其“病症”进行再度检查,明确病因。为此,中国疾控特派出传染病、精神科等方面的专家接待。

  自2009年“恐艾”人群(阴性艾滋病人群)被媒体广泛报道后,卫生部门一直未放松对这个群体的密切关注。吴尊友说,今年新加入这个群体的人员的症状与两三年前并没有不同。

  “有位‘恐艾’患者说他高烧不退,我们一查,只有36.5℃。”吴尊友称,不论是患者自称的舌头上长白毛,还是外人听不到的关节响都是其口述的,在接受了国内外先进技术检测后均未发现任何新型病毒的迹象,“多是一种幻觉,精神科医生初步判断为‘偏执狂’”。

  “他们确实受着一种折磨,这种折磨他觉得自己有病。”据吴尊友推断,“恐艾”人群在我国现有数百人左右,初步判断一部分人是精神疾病,另一部分人是“跟风”。

  卫生部门已经把这类人群鉴定为有精神障碍症状的人群,而非一种由微生物导致的传染病或免疫性功能损伤的疾病。下一步,将考虑对这部分人群进行全面的精神疾患诊断,根据结果,由精神科医生进行疏导,按照症状轻重接受不同方式的治疗。

1/2上一页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