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常识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艾滋病 > 艾滋常识

恐惧症——似是而非的艾滋病

举报/反馈
2011-01-19 08:03:0039健康网社区

  近几年来,由于艾滋病的的知识逐渐被人们所认识,一部分人采取了正确的预防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也有一些人没有很好地掌握好科学知识,由于恐惧感染HIV,于此而发生了心理、生理等不适症状,导致了艾滋病恐惧症。

  20世纪80年代国外学者首先发现了这类病例,并且命名为艾滋病恐惧症。但是,迄今为止国内外还没有对此临床现象作出统一的定义。目前比较认可的是:反复多次接受血清学检测和临床评估,虽然结果阴性,但是患者一直认为自己是具有与引发艾滋病的病原——HIV相关感染症状的个体。也就是说,尽管患者不是HIV感染的高危人群、实验室检测检查的结果阴性,却不理智地坚信患有艾滋病。

  我国的定义认为:艾滋病恐惧症是一种混合性神经症,核心症状表现有焦虑、疑病、恐惧、强迫、抑郁症状中的某一种或者几种,也可以同时伴有与艾滋病的临床症状相类似的躯体症状,而通常人格是正常的,起病前常受高危为以及生活压力事件的影响,HIV相关检测结果均为阴性。但是,患者还是反复求医,内心痛苦。

  艾滋病恐惧症会出现类似急性HIV感染期症状,如低热纳差乏力盗汗等,但是大多数没有这些症状,临床上可以分为四种类型:焦虑型、恐惧型、强迫型和疑病型艾滋病恐惧症。病情常常超过2个月。

  治疗主要是当患者的一些症状影响了工作、学习、生活时,可采取:一,药物治疗。如抗焦虑药物可以缓解这些症状;二,心理治疗。干预患者的认知错误、评估患者的对艾滋病的认识程度、帮助患者应对发生强迫行为的情境、训练患者自我监控能力等等。通过合理的科学的方法,艾滋病恐惧症是完全可以克服的。

(实习编辑:萧锡瑜)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