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常识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急救 > 急救常识

房颤治疗后失血性休克

举报/反馈
2023-12-25 03:09:3039健康网

房颤治疗后失血性休克可采取体位引流、胸腔穿刺术、胸腔闭式引流术、心肺复苏、抗凝治疗等措施进行治疗。

1.体位引流

通过改变身体姿势,利用重力帮助血液回流至心脏,从而减少出血量。适用于房颤导致的轻微出血时,以促进血液回流和循环。

2.胸腔穿刺术

胸腔穿刺术是一种常见的急救技术,通常在局部麻醉下进行,旨在移除胸膜腔内的积液或气体。当患者因房颤引起胸部积液而发生严重呼吸困难时,可使用胸腔穿刺术缓解症状。

3.胸腔闭式引流术

胸腔闭式引流术是将一根导管插入胸腔内,持续开放胸腔,使气体进出,并保持胸腔内负压状态的一种手术方法。对于因房颤引起的气胸、血气胸等并发症,此方法有助于稳定病情。

4.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包括人工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旨在恢复血液循环和通气功能。若患者在房颤发作期间发生突然意识丧失,需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5.抗凝治疗

抗凝治疗通过预防血栓形成来降低卒中风险,如华法林钠片、利伐沙班片等。对于有卒中风险的房颤患者,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开具合适的抗凝药。

在接受房颤治疗后发生失血性休克时,应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所有用药情况。同时,建议定期监测生命体征,以便及时发现异常状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