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常识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急救 > 急救常识

放射性药物中毒的检测

举报/反馈
2023-12-25 03:27:4839健康网

放射性药物中毒的检测可能需要进行血清钙测定、甲状腺扫描、骨扫描、肺通气/灌注扫描以及心肌酶谱检测等。鉴于放射性药物中毒的严重性,应尽快就医以便获得专业治疗和管理。

1.血清钙测定

通过测量血液中钙离子浓度来评估电解质平衡和骨骼健康,有助于发现放射性物质对机体的影响。抽取肘部静脉血后,立即送至实验室进行分析,通常可在数分钟内得出结果。

2.甲状腺扫描

可以显示甲状腺摄取碘-131的情况,帮助诊断是否存在辐射暴露引起的甲状腺损伤或功能异常。受检者口服含碘造影剂后约48小时进行扫描,利用放射性探测仪记录甲状腺内的放射性分布情况。

3.骨扫描

骨扫描能够显示全身骨骼的分布情况,对于放射性药物中毒导致的骨髓炎等疾病有辅助诊断作用。注射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物后经过一段时间再行扫描,可显示出骨骼组织对放射性核素的摄取差异。

4.肺通气/灌注扫描

该检查用于评估肺部血液循环状态及气体交换能力,以确定放射性物质是否影响了呼吸系统。采用经静脉注入显像剂的方法,在短时间内完成双时相图像采集。

5.心肌酶谱检测

心肌酶谱检测包括肌酸激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等指标,能反映心脏受损程度及类型。抽血化验采样,一般需空腹10-12小时后采集血液样本。

以上各项检查均需要空腹进行,且应避免近期摄入可能干扰检测结果的食物或药物。同时注意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洗手、戴口罩等,以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