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控”的核心内容是:控制最高零售价、控制实际供货价、控制流通差价率。无疑,政府希望通过这样的行政手段,达到“实降医药费用,减轻群众负担”的目的。因此,这三个实际控制手段对于医药领域着较大影响:
2010-09-03广东省药品“三控”政策将于9月1日正式实施,根据新政,凡到广东市场销售的政府定价药品,均要受“三控”控制,即控制最高零售价、实际供货价和流通差价率。然而“三控”管理的模式能防止药价虚高吗?
最近,我们常听到廉价药濒临绝种,医疗机构开出天价药方的新闻,对此广东省物价局颁布了药品“三控”管理规定,即控制最高零售价、控制实际供货价、控制流通差价率。按新政规定,销售环节医疗机构的差价率为25%,零售药店的差价率为35%。不少人提出疑问,这是否意味着部分药品在医院开可能比在药店买还要便宜?政策能不能真正抑制医疗机构的高药价呢?39健康网记者就此话题采访了北京金象大药房总经理邓劲光。
2010-09-03为了抑制医院高药价,推广使用廉价药,广东省颁布了“三控”政策。所谓的“三控”指的是控制最高零售价、实际供货价和流通差价率。广东省物价局副局长杨骁婷对政策的美好期望是:希望通过加大廉价药的利润空间,使得廉价药更受医院跟药企青睐,以形成药企多生产、医院多推广的局面。期待总是美好的,但实际上,医院会不会真的按照政策所引导的方向走呢?9月1日,政策正式实施后,高药价的现象有所减少呢?39健康网尝试联系广东省内几家医院,但当院方知道了采访主题后都退避三舍,明确表示这个话题太敏感,当编辑一再追问,院方才愿意
2010-09-03广东省药品“三控”政策将于9月1日正式实施,根据新政,凡到广东市场销售的政府定价药品,均要受“三控”控制,即控制最高零售价、实际供货价和流通差价率。政策规定,按药品价格高低实行流通环节的最高差别差价率管理。批发企业按实际购进价格依次顺加规定的差价率(额)计算批发价格。要求批发环节最高不得超过成本价30%的差价率;而在零售环节,医院最高不得超过25%的差价率,药店最高不得超过35%的差价率。在10元以下药品的定价基础上,物价部门再细分出另外5个区间的药物限价标准,即10.01元至40元,40.01
2010-09-03酝酿多时的广东药品“三控”政策已于9月1日起正式实施。所谓的三控即控制最高零售价、控制实际供货价、控制流通差价率。新政明确规定,在销售环节,医疗机构的差价率最高不得超过成本价的25%,而药店的差价率最高不得超过成本价的35%,政策是否意味着药店的零售价格或将高于医院的价格?不同的差价率会不会阻碍政策的执行呢?“三控”真的能令药价降低 百姓受惠吗?39健康网就此采访了省物价局张小玲,北京金象大药房总经理邓劲光,以及相关医院的负责人。
201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