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吃菌子为何引发幻觉?解析有毒菌类与应对之策

吃菌子为何引发幻觉?解析有毒菌类与应对之策

近日,云南昆明发生了一则令人啼笑皆非又引人深思的事件。一名男子在食用野生菌后,竟产生了幻觉,看见家中两只猫咪跷着二郎腿下象棋,并似乎在交谈。这一奇特经历随即引发呕吐,但呕吐后身体状况竟有所好转。这起事件不仅为茶余饭后增添了谈资,更引发了对野生菌食用安全的广泛关注。那么,吃菌子为何会引发幻觉?哪些菌子有毒?中毒后又该如何缓解呢?

吃菌子为何会出现幻觉?

吃菌子后出现幻觉,主要是因为部分野生菌类含有能够干扰人体大脑正常信号传递的毒素。这些毒素,如生物碱、鹅膏菌毒素等,能够穿越血脑屏障,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导致记忆与现实的界限模糊,从而产生各种超乎想象的视觉、听觉等幻觉体验。幻觉的种类多样,从简单的视觉扭曲到复杂的场景重构,不一而足。

吃菌子为何引发幻觉?解析有毒菌类与应对之策

有毒菌类知多少?

自然界中,有毒菌类种类繁多,且外观各异,难以仅凭肉眼准确识别。以下列举几种常见的有毒菌类及其特点:

  1. 毒鹅膏菌(绿帽菌、死亡帽):夏秋季在阔叶林中生长,菌盖初期灰褐绿色,后期变为暗绿灰色,菌柄细长,内部松软。此菌含有致命毒素,误食后可引起肝肾损伤,甚至死亡。

  2. 斑蘑菇:外形与可食的四孢蘑菇相似,但受伤后迅速变黄,含有胃肠道刺激物,食后易引发头痛、腹泻等症状。

  3. 白霜杯伞:分布于青海、山西、云南等地,菌体中含大量毒蝇碱,中毒后会引起恶心、呕吐。

  4. 豹斑毒伞(豹斑毒鹅膏菌):菌盖灰褐色至棕褐色,含有毒蝇鹅膏菌相似的毒素及豹斑毒伞素,食后半小时至6小时发病,症状包括呕吐、腹泻、幻觉等,严重时可致昏迷甚至死亡。

  5. 铅绿褶菇:是一种常见的剧毒蘑菇,毒性虽不及致命白毒伞,但同样可引起胃肠型症状,对肝等脏器及神经系统造成损害。

中毒后如何缓解?

一旦发现食用菌类后出现中毒症状,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进行缓解:

  1. 催吐:如果中毒情况相对较轻,且意识清醒,可以尝试通过手指按压舌根的方式催吐,将胃内未消化的菌类排出,减少毒素吸收。

  2. 洗胃:若中毒严重或已出现昏迷,应及时送医进行洗胃治疗,彻底清除胃内残留的毒物。

  3. 导泻:在医生指导下,可使用药物如蒙脱石散、盐酸洛哌丁胺胶囊等进行导泻,帮助排出已进入肠道的毒物。

  4. 药物治疗:根据中毒症状,医生可能会开具解毒剂、利尿剂等药物进行治疗,以减轻毒素对身体的损害。

  5. 一般治疗:中毒后应多饮温水,促进毒素排出;饮食清淡易消化,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有助于身体恢复。

吃菌子为何引发幻觉?解析有毒菌类与应对之策

2024-07-23 10:38:40浏览322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医生挂号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