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越南发生白喉疫情:了解疾病、预防与应对

近日,越南卫生部发布通告称,该国一名18岁女孩死于白喉,并紧急要求义安省和北江省采取防控措施。白喉作为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疫情再次引起全球关注。本文旨在介绍白喉的基本知识,包括症状、传染途径、治疗方法、易感人群、预防措施,并探讨中国是否有白喉风险及历史疫情情况。

越南发生白喉疫情:了解疾病、预防与应对

什么是白喉?

白喉,全称为白喉杆菌感染症,是由白喉杆菌(Corynebacterium diphtheriae)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该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接触带有白喉杆菌的物品间接传播。白喉的临床表现多样,主要包括发热、气憋、声音嘶哑、犬吠样咳嗽,以及咽、扁桃体及其周围组织出现白色伪膜等症状。病情严重者可能全身出现中毒症状,甚至并发心肌炎和周围神经麻痹。

症状

白喉的症状可分为全身症状和局部症状两类。全身症状包括发热、全身乏力和精神较差;局部症状则主要表现为咽白喉,患者张开嘴可观察到嗓子上的白色伪膜,这层膜不易去除,若脱落并掉入气管、呼吸道中,会导致呼吸困难,这是白喉最危险的并发症之一。此外,白喉还可发生在其他部位,如鼻部、气管等,症状各异但均需警惕。

传染途径

白喉的主要传播途径为飞沫传播,即在与患者交谈、患者打喷嚏或咳嗽时,带有白喉杆菌的飞沫通过呼吸道进入健康人体造成感染。此外,接触传播也是重要途径,如接触患者的体液残留物(如玩具、餐具等)也可能导致感染。极少数情况下,皮肤破损处直接接触白喉杆菌也可能发生感染,但这种情况较为少见。

能否治好?

白喉是一种可治愈的疾病。早期发现并及时接受规范治疗,预后通常较好,且有较大几率实现痊愈。由于白喉杆菌的致病性和传染性较强,为防止病情进展及传播风险,患者应接受隔离治疗,并采取适当的抗生素进行消炎。

易感人群

白喉的易感人群主要包括未接种白喉疫苗的1~9岁儿童,以及免疫力低下的成年人。长时间生活在拥挤、卫生条件差的环境中的人群也更容易感染白喉。此外,长时间未接受免疫接种的幼儿也是高风险群体。

如何预防?

预防白喉的关键在于早期发现、隔离治疗和免疫接种。具体措施包括:

  1. 早期发现和隔离治疗:对疑似病例进行快速诊断,并隔离治疗,防止疫情扩散。
  2. 免疫接种:接种百白破疫苗(DTaP),该疫苗包含白喉类毒素成分,可有效预防白喉。
  3. 切断传播途径:对患者接触过的物品和分泌物进行严格消毒灭菌。
  4. 提高易感人群免疫力:通过均衡饮食、适量运动等方式增强身体免疫力。

越南发生白喉疫情:了解疾病、预防与应对

中国有无白喉风险?

中国历史上曾发生过白喉疫情,随着较为完善的疫苗接种体系建立,有效控制了白喉等传染病的流行。但是,由于国际间人员流动频繁,以及病毒变异等不可预测因素的存在,中国仍存在一定的白喉风险。因此,加强疫苗接种、提高个人和环境卫生水平、加强疫情监测和预警等措施仍然至关重要。

总之,白喉作为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疫情不容忽视。通过加强预防、及时发现和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疫情的传播和扩散。同时,公众也应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共同维护公共卫生安全。


2024-07-11 09:21:47浏览248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医生挂号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