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2019年12月,新型冠状病毒(后被命名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以武汉为起点,引发了全国范围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SARS-CoV-2的感染不仅会造成肺部病损,更会随着肺部损害进一步导致患者出现呼吸衰竭,并继发引起临床循环改变与多器官功能损伤。
重症评估,超声优势不可小觑
当患者进入多器官功能损伤阶段时,就必须借助重症医学的力量进行多器官评估,以制定最适合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方案。也因此,呼吸、急诊和ICU专业的医护在第一时间就冲到了战疫的最前线。
来自湘雅医院重症医学科的张丽娜教授,就是这样一位在第一时间驰援武汉的战士,她与15位战友镇守在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协和西院区的重症病区。
“这次疫情重症患者的数量非常多,其中很多是危重患者”,在接受采访时张丽娜教授如此说道。“我们科室派出了3个高级职称带队的最强阵容,每一位都是有丰富经验且能够独立完成抢救救治工作的干将。然而由于病房一直处于满床运行状态,相比之下具有重症医学专业从业经验的医护力量就捉襟见肘了。”
张丽娜教授补充道:“尽管大多数是轻症患者,但对于伴随高危因素且有基础疾病者,一旦出现低氧就要警惕其向重症和危重症变化。我们一再强调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当发现患者有向重症发展的苗头时就采用多手段进行干预控制,以避免发展至重症和危重症。”
有工作重点后,张丽娜教授结合现状给出了解决方案:“现有的医疗资源,尤其是重症医疗资源非常有限。再加上由于重症患者无法脱离氧气,可接受的影像学检查较为局限。在如此艰难的处境里,具备床边操作优势的重症超声检测被寄予厚望,成为了客观评价患者病情的希望。”
重症超声监测能评估包括心肺在内的多器官功能,且具有动态、实时、无创、可重复的特点,不仅可用于病情评估,及时发现问题,还可以进行多目标整合动态评估,与其他监测手段共同获得重要数据,为诊断与治疗的调整,提供及时、准确指导。
此外,中国重症超声研究组(CCUSG)与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重症血流动力学治疗协作组(CHTC Group)结合已有的治疗COVID-19的经验制定了《基于重症超声的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救治建议(第一版)》(简称《救治指南》)。该指南从超声表现、早期评估、入ICU后筛查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再次肯定了超声在新冠疫情中的使用价值。
而作为《救治指南》执笔人的张丽娜教授,不惜利用休息之余,经常熬夜到凌晨二三点,经过与研究组核心成员专家的反复讨论和多轮修改,仅用了一周便完稿。“其中会有辛苦,但更多是兴奋,不仅是对我们自己,更是对所有抗疫前线的工作者,特别是重症工作者来讲,只要能把超声这个手段应用到病人救治中并取得比较好的效果,我们不管付出多少努力和时间都值得。”
AI让重症超声更易上手
近些年,急诊、重症领域的专家共识已经明确:超声能够为急重症临床提供越来越多患者的关键临床信息,被誉为“可视听诊仪”。但传统超声设备的存在“操作者依赖”特质,专业的超声医生需要经历2-3年专业学习,再通过2-3年积累操作和诊断经验。
对于急诊、重症、麻醉等临床领域的医生,虽然对于使用超声影像来诊断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状态的需求愈加旺盛,但学习超声设备操作和影像诊断耗时过长,距离“人人可操作、人人可读片”的目标非常遥远。
面对临床需要和培训时长的矛盾,GE医疗发布的专门针对急诊、重症医学及围术期临床应用的超声系统——Venue系列移动型专业超声诊断仪极好地解决了这一痛点,中日友好医院外科重症医学科副主任段军教授已把Venue当成了工作中的必备武器。
中日友好医院是国内少数几个配备床旁超声(POC)设备且在日常重症监护病房(ICU)查房时对患者进行流程化超声筛查评估的单位。段军教授坦言:在急诊、重症监护病房休克很常见,休克患者具有病情急、进展快、生命体征极其不平稳的特点,在这种情况下及时的检查手段有限,因此死亡率很高。POC超声设备(床旁超声设备)的引入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但传统POC超声设备对操作者要求高,涉及到心包积液量、胸腔积液、左室功能评估、下腔静脉内径等的测量仍需要超声科医生的辅助。
他补充道:“GE的这个Venue就不一样,跟传统超声设备相比专业壁垒低,是专门针对急重症、围术期领域的‘流程化’超声,很多自动化功能和流程化超声设计对基础测量、切面解读帮助都很大。这种技术上的创新能很大程度上削弱传统设备的‘操作者依赖’,提高重症医学专业医师的工作效率,对推动诊断前移意义非凡。”
在本场战疫中,GE医疗的急重症专用超声产品“Venue”可谓是临危受命,率先进入了武汉协和医院跟医生一起并肩战斗。
超声诊断在COVID-19诊治中能力如何?
专家这样说
段军教授作为中日友好医院首批赴武汉医疗队的队长,在1月26日就到达了武汉并迅速加入到抗疫的队伍中。“我们经手了太多的病例,但其中有一例让人格外印象深刻。”段教授说到。
那是一例其他病区转来并认为是轻症的患者,但段教授团队接手后认为这位42岁的男性患者情况有点复杂,并不是轻症那么简单,所以就用了Vscan超声(GE的便携手持式超声设备)筛查。结果不出所料,这位患者的心梗严重、左室收缩功能严重下降。“因此,我们立刻告病危,患者也在转来的当晚出现了心源性休克。次日我们在心外科医生的帮助下上了ECMO,并在ECMO+IBP的辅助下做了冠脉造影和支架植入。之后患者的情况不断好转,现在也十分稳定。”
上述提及的Vscan正是本次出征中日友好医院团队自备的超声装置,在整个超声工作流程中扮演筛查的角色。
段教授提到:“很多新冠肺炎病人容易由轻症转为重症,又由重症转为危重症,这是为什么?原因是有些病人吸氧状态下氧饱和度是正常的,但其实心脏已经受到了病毒累及。如果你没有用超声做筛查,就根本不知道这个病人会出现危险,Vscan作为超声筛查的第一道关卡,很好的做到了诊断前移。通过这一手段我们至少发现三个病人具有重症向危重症发展的势头并迅速展开了救治。很幸运,三个病人都活过来了。”
“每日筛查”能够让医生更早期发现患者病情变化,“超声检查”让ICU医生能快速锁定病情变化的原因,及时救治。段教授又进一步谈了Venue在本次战疫中作为重症患者影像检查的重要价值:“Venue扮演的是超声检查的角色,它的实战能力更为强大,具有非常好上手的自动测量功能。另外,Venue实现的B线的自动评分、自动测量功能在这次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救治中起了非常大的作用,能及时看到几个关键诊断信息的变化,快速锁定病情变化的原因,给医生必要的诊断信息,制定合理的救治方案。我们希望未来Venue可以完善EF值的自动测量并进一步实现数据的蓝牙传送。”
Vscan的筛查+Venue的检查极大方便了病情评估流程,在时间更短、需要严密防护、隔离的环境下更高效完成病情预判和准确评估,并可以完成个体病患的连续检测和病情发展趋势判断。
除了临床应用,《救治指南》也肯定了Venue的临床应用价值。《救治指南》执笔人之一来自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重症医学科的张丽娜教授这样评价Venue:Venue在特殊的场景下优势突出,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流程化的管理:医生仅需遵从标记点即可做到简单的评价;
人工智能化:可实现自动测量,不仅可以节约时间,还能避免人工误差,从而保证病程中不同次测量的一致性;
自动B线:测定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动态B线的测量是一个相对半定量的数值,它的动态变化有助于我们动态监测病情。
续航能力:几个小时以内可以完成几乎所有复查的病人的超声评估工作,而不需要进行插件充电的处理。
我们希望,Venue的临床广泛应用可以进一步为一线医护减负,及时辨认患者的病情变化,为重症患者争取宝贵的救治时间,为降低重症率和病死率做出贡献。
主任医师
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 中医科
主任医师
广州诺亚智慧门诊部 全科
副主任中医师
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中医科
主治医师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中医科
主任医师
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 中医科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山东省东营市城东南一路317号
二级甲等 中医医院 公立
宜阳县城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北京市房山区房窑路6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邵阳市五一北路121号(工业街)
二级 民族医院 公立
麦盖提县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上海市静安区乌鲁木齐中路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