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会议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资讯 > 学术会议

2019世界流感日大会北京召开,中医药防治流感成就引关注

举报/反馈
2019-11-02 10:14:2439健康网

  近期,国家卫健委发布了《2019-2020年中医药防控流感工作方案》(以下简称《中医药方案》)。《中医药方案》显示,制定流感中医药诊疗方案,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流感预防方面的独特优势。

  11月1日是第二个世界流感日,由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健康教育中心、亚太流感控制联盟共同主办的2019年“世界流感日”科普活动暨学术会议在京举行,会议主题为“识流感、防流感、治流感”,旨在加强全球流感防控领域专家学者的交流、沟通和合作,提升全球流感防控和流感大流行应对水平。  

  (围绕“识流感、防流感、治流感”的大会主题,与会专家展开讨论)

  在本次大会上,围绕“识流感、防流感、治流感”的主题,中国疾控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高福,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建国,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以岭,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沈建忠,香港科学院、美国国家科学院、英国皇家学会院士裴伟士,中日友好医院副院长曹彬等流感领域的专家展开深入探讨。

  在讨论目前中医药在我国流感中的运用情况、中医药治疗流感的有效证据以及未来如何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流感防治中的作用时,吴以岭院士表示,中医药在流感当中的应用,历史悠久,应用广泛,证据确实,疗效显著,相对有优势。  

  (吴以岭院士介绍中医药防治流感取得的成就)

  我国春秋时期的《黄帝内经》就有流感为疫病的记载,汉代张仲景的《伤寒论》创立六经辨证,明代的吴又可《瘟疫论》则专门论述瘟疫防治,清代的叶天士更是建立了卫气营血辨证,清代对这一类疾病的研究达到了一个顶峰,所创造银翘散等一些方剂,至今仍在广泛应用。

  到了现代,关于中医药防治流感的作用,包括钟南山院士、王辰院士在内的西医专家都从现代医学角度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并得到国际的高度认可。在现代中医临床上,应用中医辨证论治的理念治疗流感,能够较快地改善症状,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吴以岭院士介绍,从中医角度来看,流感多为风热犯卫及热毒袭肺证,诞生于2003年"非典"期间的连花清瘟胶囊,把汉、明、清三个朝代治疗温病和瘟疫的著名方剂,汇集到一个组方当中,就是我国两千年中医防治流感的集萃。

  连花清瘟早在2009年就开展了治疗甲型H1N1流感循证医学研究,结果显示:连花清瘟在抗病毒作用方面与达菲无差异;在缓解流感症状,特别是退热和缓解咳嗽、头痛、肌肉酸痛和乏力等症状方面优于达菲;从药物经济学角度,连花清瘟胶囊是达菲治疗费用的八分之一。目前,连花清瘟获准进入美国FDA二期临床研究,成为全球第一个进入美国FDA二期临床研究的复方中药。

  以连花清瘟胶囊为代表的中医药对流感的预防作用还得到了实践的证明。在讨论环节,吴以岭院士提到这样一个案例:2009年在河北省廊坊市东方大学城出现了甲型H1N1流感聚集性疫情,疫情发生后,除对确诊患者定点收治外,对密切接触者及周围健康人群进行了迅速隔离。密切接触者按治疗量给予连花清瘟胶囊4粒/次,3次/日口服,周围健康人群给予预防量2粒/次,3次/日口服,连服1周。自9月3日起确诊的暴发病例住院隔离治疗,到9月17日暴发人群患者出院期间,廊坊市只确诊5名散发病例,而连花清瘟胶囊预防用药高危及重点人群均无一例发病,实际证明了连花清瘟胶囊的预防作用。

  随着中医药在治疗流感方面的不断发展,我们国家的基层计划普遍建立中医药的诊疗体系,相信中医药在未来流感防治当中,会发挥更广泛的作用。同时,也希望一大批其他医药学科的顶尖人才共同参与到中医药的发展中来,通过各个学科的交叉研究,找到防治流感的突破口。中医在未来流感防治当中发挥的作用,将会更为广泛,更为确切,更能造福人类。

  与会的多位专家也表示,中国流感防控最大的特色就是对中医药的应用,传统医学如何发扬光大,让中医药更好地降低流感对公众的危害,保护人民的健康,是我们共同的使命和课题。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