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年底,来心理门诊的人多了,其中一个增长幅度较大的特殊人群就是“90后”。
通过网上自测,越来越多的“90后”走进心理门诊,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心理治疗的发展。但专家提醒,网络自测80%不准确,不能作为心理疾病的诊断依据,只有专业医生才能对心理疾病进行确诊。
年末心理门诊内“90后”占两成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理科副主任朱刚说,12月份以来,心理门诊多了一个新的群体———以初中生和高中生为主的“90后”。初步统计,“90后”占到就诊总人数的20%。并且,比照上一季度,每天有10人左右的增幅。
朱主任解释说,除了年底有期末考试和一些家庭原因外,主要是网络传播在“90后”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朱主任指出,来就诊的“90后”患者,其中有50%的学生坦言是网络自测让自己加重了对于心理疾病的了解,增强了来医院就诊的意识。
可以说,“90后”是处于一个彻底的网络时代,作为网络应用的主体,网络信息、网络语言的应用已经成为他们每天生活的一部分,所以作为与网络的接触最多的人群,他们对于网络的信任、依赖都是其他群体所不能比的。所以,比起其他的中老年以及“80后”,“90后”有着更加便捷的心理健康对照方法。
一旦感觉自己出现心理问题,或有一些异常的情绪时,“90后”就会更自然地寻求网络的力量,通过互联网上的一些测试题来对照自己的心理症状。当在网上测试看到自己可能患有焦虑、抑郁等心理疾病的时候,这些结果也增加了“90后”对自己病情的重视,来医院心理科门诊就诊的人数也会自然的增加。
“90后”推动了心理疾病治疗发展
某初二学生娇娇(化名),通过上网测试发现自己有心理疾病后,在家长的陪同下来到了心理门诊。
在医生的治疗过程中,娇娇爸妈也了解了失眠、抑郁等焦虑症状,渐渐地在娇娇的治疗中开始了对自己心理状态的反思,意识到自己的心理问题后,最后全家人一起接受了心理治疗。
朱主任指出,这个真实的病例能够最好地解释“90后”对于心理疾病治疗的有效推动。“90后”一般都是独生子女,多是在父母的陪同下前来就诊,在治疗的过程中,父母也会对于自己的心理状况开始反思、回顾,可以说,正是“90后”的就诊建立起父母对于心理疾病的关注意识,推动了心理疾病治疗的发展。
80%的网络自测不准确
朱主任强调,要承认上网测试的积极作用,它的确对于心理疾病治疗的发展起到了提醒功能。但是网上测试的不准确性、随机性,以及盲目性也要引起重视。盲目地依赖网络不但不能缓解心理疾病症状,反倒有可能延误治疗。这是因为心理测试本身就不是心理疾病的诊断依据。
朱主任解释说,在心理门诊,对病人所做的专业的心理测试,都只能作为一种辅助的治疗方式,只是一种初步参考,不能作为有效的诊断依据。网上五花八门、娱乐性较强的测试连基本的参考都不能提及,更不用说诊断疾病了。
前来就诊的“90后”,他们通过网络自测自己诊断的结果,80%都是不准确的,甚至还有已经患病却被网络测试延误治疗的病例。
(责任编辑:吴佳子)
主治医师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中医科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中医科
副主任中医师
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中医科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蛇口人民医院 蛇口老年病医学
福建省人民医院 全科医疗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