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要闻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资讯 > 疾病要闻

三级医院体检中心主任病逝,因高血压、过量饮酒突发脑溢

举报/反馈
2019-09-02 07:48:26医学界

  “全社会推崇的是春蚕到死丝方尽的医生”

  在相关调查中,我们注意到一个现象:部分医生意识到或已知自身健康问题,却未采取积极应对措施。

  这里有无奈的执业现状:超长“在线”,显著加剧医生的工作压力,严重透支其健康状况。

  《2016中国医生健康指数年度调查》表明,医生普遍休息不好,其平均入睡时间是23:30,日均睡眠不足7小时。而影响其睡眠的首要因素,是超标的工作时长。[3]

  《中国医师执业状况白皮书(2017版)》显示,男性医师平均每周工作时间50.9小时,女性为49.79小时,均远超国家法定每周工作40小时。

  在“医学界”相关文章下,有读者感慨:一周工作48—96小时,很怕死,已经不明原因晕过。

  “医不自医”的另一部分原因,亦来源于主观因素。

  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英国就发现,医生们会“讳疾忌医”。1997年,一项针对64名医生的深度访谈显示,医生群体易有“病耻感”。这一“误解”和医学教育、社会大环境有关。[4]

  这64名医生在接受访谈前,至少病了1个月。其问题涵盖生理或心理多方面。他们坦诚,拖延治疗的原因很多。包括:

  1.我感觉到不舒服,但能忍,它没有影响日常工作;

  2.如果我休假、治疗,那会给同事们添麻烦,我不想成为“别人的负担”;

  3.依据我的医学常识,这应该不是大事;

  4.不就是生病吗,没什么大不了,等我忙过这阵就治;

  5.想想我给别人顶班时的不爽,推己及人,我宁愿坚持,也不要请病假;

  6.如果让患者知道我病了,会怎么样?我再想想……;

  7.我是个医生,我怎么可能生病呢!(这种心态多见于患有糖尿病风湿性关节炎等慢性病的医生)

  “从成为一名医学生开始,我们就被持续教育,帮助别人,治愈别人。不论是医疗界、媒体还是社会,大家颂扬的,是那些带病坚持、春蚕到死丝方尽的医生们。”受访者如是说。

  不应变相鼓励“病而不歇”

  也是在上述“古早”的英国访谈中,研究人员指出,医生个体健康状况的好坏,对国家医疗支出、患者诊疗情况、医患关系等,都有显著影响。

  总地来说,医生越健康,诊疗失误率越低,医疗服务越佳,患者的满意度越高,国家医疗支出越低。从而,医生个人的职业成就感增强,心理健康也维持在理想状态。

  该文给出一系列让医生更健康的建议。包括:

  1.改善医生工作环境,强调分工合作,缩短个体工作时长。

  2.在医学生培养和医生再教育环节,应增加“职业损伤”内容,“要让医生们意识到,自己可能面临健康风险”。

  3.给医生们配备“健康管理师”。

  4.医疗机构、社会、媒体别再鼓吹“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5.关键性一步始于医学生教育,从一开始就要明确,“生病就得治”,这是对自己负责、对病人负责,没什么好羞耻的。

  6.针对上面那条,再次重申,医疗机构不应变相鼓励“病而不歇”,也不应默许“你请病假是给别人添麻烦”的舆论存在。

  在该文最后一段,作者以挪威为例,称:首先要“允许医生生病”,包括医生自己、机构、保险供应商,甚至是病人。

  近年来,我国相关部门一直在强调,要关注医生健康状况,保障医生休假权,提高其收入水平,推动医患关系的改善。

  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自媒体也在呼吁:“带病行医”固然令人感动,却不应提倡。

  因为,摧毁医护健康的最直接方式,就是周而复始地告诉TA们,“过劳死”的同行才是典范。

2/2下一页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