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路同行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资讯 > 医路同行

“6次推诿事件”反转?急诊科主任:我的医生没错,为什么要辞退?

举报/反馈
2019-08-22 07:40:56医脉通

  8月3日,30个月大的毛某某,因“被车碰撞”导致头部、面部和腿部擦伤,被家长送到吉林省榆树市人民医院急诊就诊。家属称:急诊科与神经外科病房医生互相推诿,导致患者往返一楼和六楼3次,被推诿6次,直至4时伤口才得以处理。

  8月8日,榆树市卫健局作出通报:两名急诊科医生被辞退,神外医生通报批评,对院长诫勉谈话,对副院长给予行政警告处分。

  然而,正当事件似乎要尘埃落定时,网络上却曝出了此事不为人知的一面:

  1. 孩子是被别人伤的,只是擦皮伤,没让急诊看,来了就想住院,想多讹点钱;

  2. 六楼说不用住院,也不用处置,已经止血结痂啦,但家长不放心,吵闹着非要住院、要输液、要缝针;

  3. 医生反复解释用不着,最后说实在不放心做个CT,孩子做CT需要睡觉,哄了很久才睡,做完CT确认孩子没事,让家长带孩子回家,但家长不愿意,不理解,半夜里跑回来对着正休息的医生一通录;

  4. 医生没防备家长的用心,说话表现不太谨慎,然后孩子家人把视频发到网上,称孩子有伤,医生几个小时不给处理,然后舆情部门火速责令医院处理。最后相关部门火速开除了医生,处理了有关责任人。

  此外,涉事急诊科主任王福军至今仍然坚持自己的意见:“我科完成了诊疗任务,无推诿、无首诊不负责任、无空岗。”并向有关记者还原了事发经过:

  幼童伤的是表皮,医生被伤的却是内心!

  结合以上内容以及卫生主管部门通报中的“患者是轻微擦伤,现已在家自行养伤”可以得出这样的推断:医生拒绝收治该男童,并非推诿扯皮,而是他的病情根本没有达到被收住院的指征,结痂的伤口或已不用处理,但家属却在小题大做,故意惹出是非,将怨气撒在了医生身上。

  如若是危重患者,医者哪有不救的道理?相信,各科医生也不会、更不敢到处推诿。这起事件中,幼童是擦破伤,由于家属的找茬,也深深地伤害了当事医生。

  这件事让我想起一个段子:朋友有一次手不小心被玻璃割破了,陪他到医院后,医生看着他的手郑重地说道,“幸亏你们送来得及时,再晚一会恐怕就好了。”

  因舆论压力让医生背锅,只会让患方更矫情!

  医患舆情似火,从上到下都比较敏感,稍不注意就可能造成巨大的舆论风波。

  但过于敏感的后果就是,当患者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对医院或医生无理取闹时,若医生处理不好,曝光后网络片面发酵,相关部门或个别医院就会让医生背黑锅,平息找茬者的可笑怒火,博取社会的眼球,这样的处理方式早已成为定式。

  久而久之,只会让部分矫情的患者更加矫情,让从医者更加难做,让医疗行业的舆论环境更加恶劣,进而造成不可想象的恶性循环。

  怎么做都是错?从医者何时能得到理解?

  在面对医疗资源相对不足的当下,一方面个别患者或家属,因为自身伤情造成的争议,往往希望医生多开检查,甚至以过度治疗的方式,逼迫肇事者寻求和解;另一方面,部分患方对医护人员极度的不信任和不理解,有些必要的检查或治疗,他们不认可,误以为医生为了拿提成、收回扣,有些可以靠身体免疫力痊愈的疾病,却害怕医生会漏诊而提出诸多无理要求,既影响医生的诊疗判断,又占用了紧缺的医疗资源,着实令人气愤。

  站在医生层面,既要遵循“严控入院指征,减少医疗资源浪费”的原则,又要承受被患者指摘为不负责任的压力。作为医生怎么做都达不到两全其美,我们忍不住要问从医者何时能得到理解?

  我们总是倡导以病人为中心,也许这并没有错。但任何事情都需要原则,过多地强调病人的中心地位,就降低了医护群体在诊疗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这是医患之间的不平等,最终伤害的也终将是患者。

  而相关部门在处理类似医患争议时,也应当在多方倾听、调查清楚的前提下,做出合情、合理的处置,而非手忙脚乱地让医生背锅。要知道,医患之间共同面对的敌人是疾病,只有彼此携手并肩,相互理解与信任,充满对生命的敬畏,才能激励着每一位医护人员,攻坚克难,解除患者病痛!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