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路同行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资讯 > 医路同行

大医精诚 记山东千佛山医院张明主任

举报/反馈
2008-12-11 10:05:00

  他技术高超,四川的藏教活佛足加也带着侄儿来请他做手术。

  他视病人如父母亲人,用“亲情服务”赢得了患者的广泛赞誉。

  他领导的外科手术科室,病房里却很少为患者挂吊瓶。

  他就是山东省千佛山医院骨科关节专业主任张明。

  承传济世,迈入医学殿堂

  1986年,即将从泰山医学院毕业的张明来到千佛山医院骨科实习。当天,张明看到骨科老主任马学义为患者接骨拿臼,感觉十分神奇。一个5岁的小患者,挠骨小头半脱位,疼得几乎哭昏过去。马主任一边哄着孩子,一边飞快地一拉一抻,孩子的手立即就能活动了,也不再哭了。“我一定也要做个这样的骨科大夫。”张明暗暗对自己说。

  如愿地来到了千佛山医院骨科的张明,至今还记得骨科主任卢美源在他报到时的教导———“膝关节置换是一个新领域,将来肯定有很大的发展前途,你今后就多在这方面下点工夫吧……”

  而张明的积极求索、永不满足的性格也决定了他必定在这条道路上走得更远。

  1989年12月31日,是一个令张明至今难忘的日子。医院为一位患强直性脊柱炎的病人进行双髋关节置换手术,由于病人长期卧床,骨质疏松,再加上受当时手术材料和手术技术所限,病人术后出现了骨折。张明通过同学咨询了多所医院的专家,反馈回来的信息是,这已经是我省关节置换的较高水平了。这让张明陷入了沉思,关节外科不应该是这样啊,应该还有更好的技术手段和器械治疗骨关节疾病

  1992年,张明被选派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进修学习。半年后,张明回到千佛山医院,有机会就在尸体标本上做骨关节置换手术练习。后来,在卢美源的鼓励帮助下,他为一位类风湿病患者实施了山东省首例膝关节置换手术。手术成功了,但张明没有丝毫的兴奋,因为他明白,自己对这个手术的了解还比较肤浅,“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面对动辄数万元的手术,一旦有什么闪失,患者不但要蒙受经济损失,还要忍受很大的身体痛苦,这是他所不愿看到的。很快,第二例骨性关节炎手术患者收治入院,这让张明既兴奋又紧张。为了不辜负患者的信任,也本着为患者负责的态度,张明没有再次上台主刀,也是从这一次开始,他为每位来千医进行膝关节置换的患者都专门请来外地的专家做,张明只是作为一名助手,继续观摩学习。

  1999年,张明到北京出差时,顺便参观了美籍华人、著名骨关节专家张中南教授在北京慧忠医院建立的骨科关节专业。在这里,张明被张中南的医德、医术折服,遂向他表明想拜其门下的愿望,并表示,只要能参与手术,自己不提任何条件。张中南喜欢上了这个上进执著的小伙子,“那就留下吧”。也就是这一年,在张中南的亲自指导下,张明主刀做了50多例膝关节置换手术,参加了百余台手术。此时,他不但对手术理论、技巧、围手术期的处理、康复等方面有了突破性提高,服务观念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2002年4月8日,山东省千佛山医院骨科关节专业成立,年仅36岁的张明被任命为主任。中心只有6张病床和两位大夫,一位是26岁的研究生,一位是23岁的本科生。整个团队平均年龄不到29岁。第一个月,病人稀少,他们只做了9台手术。

  人们开始为骨科关节专业的命运担忧,但张明却没有沮丧,他相信自己的技术。没有病人,张明就带着科里的两个年轻大夫拿着国内外相关的学术期刊文献和病例等学习讨论。他坚信,技术提高了,病人自然会增加,因为每一位被治好的病人都会成为中心的活广告。

  事实证明,张明是对的。到2006年底,张明的团队已增加到24人,床位增加到26张,年收治患者近600人,年收入700多万元。病人多时,甚至要同其他科室“抢”床位。

  用心以诚,亲情服务病人

  2000年初,济南的刁书健老人因患骨性关节炎不能独立行走。儿子打听到,像这种病通过关节置换可以提高生活质量,就做通了老人的工作,带她到某医院求医。可老人患有冠心病高血压等疾病,担心手术出现并发症,医生不敢给她做手术。后来,母子二人找到了千佛山医院骨科关节专业。2002年6月23日,张明为老人进行了双膝关节置换手术。不到一个星期,老人就已能独立行走了。

  张明动员老人出院,可老人说啥都不愿意,“我感觉还有点不舒服,让我再在这里住几天吧,不然回家我会担心的。”说着就要抹眼泪。没办法,张明只得同意了。又过了几天,老人已经能独立上下楼了,可是只要一动员她出院,老人就开始掉眼泪,说什么都不愿意出院。她说:“这里比家里都舒服,吃喝不愁,所有的医护人员都一口一个阿姨地叫着,整天陪我活动、聊天,看着你们都像我的孩子,我就想天天住在这里,不出院了。”老人的儿子听说后,对张明委屈地说:“你们的服务我算是服了,不知道的还以为我在家不孝顺呢。”

  病人因为骨科关节专业服务好而“赖着”不肯出院一时传为佳话。不过,人们津津乐道的还是张明视患者为亲人的服务理念和人文关怀。

  张明为病人检查,从来都是半跪在坐着的病人身侧,亲手为患者穿脱鞋袜。骨科关节专业的病人大都行动不便,一时身边没有轮椅时,张明总会爽快地蹲下身去,“来,我背您过去!”病人术后需要进行康复训练,张明自创了软枕、沙袋等康复工具。为方便病人生活起居,他自费购买了晾衣架、脸盆架、电热毯等。

  在骨科关节专业病房,如果您稍微留意,就会发现所有病人的病号服都在腿外侧有一排侧开扣,这也是张明为方便骨关节病人的细心创意。原来,张明看到膝关节手术的病人脱病号服检查时极不方便,他就自己设计了一款在一侧带纽扣的裤子,检查时只要解开纽扣就行了。

  张明说:“能做关节置换手术的不止我们一家,水平都在伯仲之间。要赢得病人信任,除了技术,还要依靠真诚的爱心和细致入微的服务。”

  身教重于言传。张明工作中的一言一行,也在深刻地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在骨科,病人从看病到出院,无论是办进出院手续还是做检查,都有专人陪同。

  查房时,医生们会先轻轻叩门,征得病人同意再进去。

  医院规定每天早晨查房,而骨科关节专业的病人,只要提出要求,就可以享受睡懒觉的待遇,等病人睡醒了,医生自会很快来到病人床前。

  病人需要做尿液检查时,医生们都会将他们带到专门的房间,尽可能营造个人私密空间。

  病人出院,医生们过段时间都会进行电话回访或直接登门拜访。

  护士赵丹清楚地记着张明常说的话———“对医护人员来说,病人永远是第一位的,病人的利益是至高无上的。没有病人,你的技术就不能提高;没有病人,你的名声就不能传播。所以一个医生,如果对病人没有爱心,也就缺少了灵魂,他永远不会成为一代大医。只要我们医治病人时先想一想,如果面前的病人是你的父母兄弟,你会怎么做?有了这种换位思考,我们的服务才能做到无可挑剔。”

  淡泊名利,仁爱之心赢赞誉

1/2上一页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