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麦肯健康MED+医患关系白皮书:让医患关系回归人与人的关系

  中国的医患比达到了惊人的“1:416”!即平均1个医生要面对416个患者。

麦肯健康MED+医患关系白皮书:让医患关系回归人与人的关系

  2019年8月9日,麦肯健康在MED+上发布了一份《MED+中国医患关系白皮书》。麦肯健康大中华区首席策略官沈翰 (Henry Shen)指出,“《白皮书》不但曝露了中国医患关系的严峻现状,而且还指出了医患关系存在的3大真相。通过各方努力,改善国内紧张的医患矛盾,就有可能!”

麦肯健康MED+医患关系白皮书:让医患关系回归人与人的关系

  真相一:医生关爱的天性VS商业驱动的环境

  医者仁心,关爱患者是医生的天性。但医生的专业关爱并不能总是得到患者的理解。

  比如在“过度治疗”这方面,两者就存在着很大的认知差异。医生希望通过更全面的治疗计划来确保辨别出健康隐患,做到精准诊断;但是患者的经济能力有限,他们往往认为这些医疗程序是过度治疗,会增加不必要的经济负担。

  更严峻的是,医生在超负荷的工作强度下,还要面临医院KPI的考核,这会伤害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影响医患关系。

麦肯健康MED+医患关系白皮书:让医患关系回归人与人的关系

  真相二:超越现实的期待,影响医患间互相理解

  医患矛盾的另一大来源就是患者和医生之间,互相抱有不切实际的期待。

  在传统文化中,医生往往被神化,认为医生能够妙手回春、起死回生。在调查中,有近三分之一的患者认为医生不可以犯错误,只有5%的患者认为医生的形象是普通人。这对医生来说,无疑是不切实际的期待。现实中,由于知识水平以及医疗环境的局限,医生不总是能够治愈病人,他们更多的工作是在帮助患者,安慰家属。因此,“医生”这份职业需要被重新看待。

麦肯健康MED+医患关系白皮书:让医患关系回归人与人的关系

  但误解是双向的,医生对患者的许多期待也需要重新调整。比如患者觉得自己应该有提问的权利,但大部分医生不认为“有自己观点”的病人是好病人。

  真相三:科技,是敌是友?

  科技的发展促进了医疗健康领域的发展,但同时也在恶化着医患关系。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错误的健康信息随处可见,误导着患者的判断;医护人员过度依赖技术,使得患者的治疗缺乏关爱;当赋予机器更多权利时,医疗事故的追责也变得越来越难……

  新的医疗环境,需要制定新的医疗规则。

麦肯健康MED+医患关系白皮书:让医患关系回归人与人的关系

  医患关系,归结起来还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管是哪一个医患真相,都需要从人的角度去解决问题。只要试着去了解对方需求,找到正确的沟通渠道和沟通方式,医患关系还是有改善的可能。

麦肯健康MED+医患关系白皮书:让医患关系回归人与人的关系

MED+ Council成员合影

  麦肯健康大中华区总裁卢陈淑贤(Connie Lo)认为,医患关系的解决,对整个医药产业链条的每个环节至关重要。

麦肯健康MED+医患关系白皮书:让医患关系回归人与人的关系

麦肯健康大中华区总裁卢陈淑贤(Connie Lo)

  “MED+国际医头条”是麦肯健康属下的一个医疗教育平台,团队为此投入了长达半年的辛勤工作,就是在为医药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一个新思路。除了公众健康教育,更会定期组织医疗论坛、发布白皮书、举办专家访谈讲座等等,并与国际上的一流医学专家进行交流。

麦肯健康MED+医患关系白皮书:让医患关系回归人与人的关系

麦肯健康大中华区总裁卢陈淑贤(Connie Lo)

  其中MED+ Relations 医疗关系白皮书是“MED+国际医头条”平台内重要的思想领导力研究,旨在探讨医护人员与医疗领域相关方的关系,发现真正障碍,未来将会把视角投射到更多的话题,如Med+护士,Med+药企,Med+药剂师,Med+照料者,Med+技术。麦肯健康以前瞻性的视野,希望通过MED+这样的交流平台,用自己在全球整合一体化的资源,增进医护人员与患者及其他相关人员或机构之间的伙伴关系,为健康中国行动做出贡献,为医疗健康产业的未来奉献自己的独特力量。

2019-08-09 00:24:55浏览30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医生挂号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