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2018年度十大学术进展,选出你心中的前三名!

  10月1日,癌症免疫治疗获得

  2018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0月1日,美国科学家James P. Allison(詹姆斯·艾利森)和日本科学家TasukuHonjo(本庶佑)因发现了抑制免疫负向调控在肿瘤治疗上的作用,获得了2018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艾利森的主要贡献在于证实了阻断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能增强T细胞的抗肿瘤反应,推动了CTLA-4 抗体的转化医学,并促成CTLA-4抑制剂伊匹单抗——首个新型免疫药物的上市。本庶佑的主要贡献是鉴定并克隆了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开启了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

  我国高血压诊断标准之争落地,

  140/90mmHg维持不变!

  2017年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心脏病学学会(AHA/ACC)联合发布的新版高血压管理指南,激进地将高血压诊断标准下调至130/80mmHg,引起了众多学术争议。

  然而,随着《2018年欧洲心脏病学会高血压管理指南》以及《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征求意见稿)》相继发布,关于我国高血压患者的诊断标准之争终于落地:维持140/90mmHg不变!

  2018 ADA/EASD共识重磅更新:

  2型糖尿病血糖管理迎大变革!

  10月5日,在德国柏林召开的第54届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年会 (EASD)上,美国糖尿病学会(ADA)/EASD正式发布“2018年2型糖尿病高血糖管理共识”。针对成人2型糖尿病(T2DM)的血糖管理,新共识提出17条基于最新循证证据的推荐,其中关于降糖药物治疗的推荐是最浓墨重彩的一笔,亮点频频,可谓引领T2DM血糖管理的大变革。

  美国时隔7年更新骨质疏松预防建议

  2018年6月26日,时隔7年,美国疾病预防服务工作组再次更新了其关于筛查骨质疏松预防骨折的推荐意见及证据报告,以应对不断增加的老年人口,借助及时筛查,预防高危人群发生骨折。同时,还有两篇评论文章以及供患者阅读的要点随推荐声明及证据报告一起在JAMA发表。

  NEJM连发两篇文章,

  指腹腔镜下行宫颈癌手术比开腹坏处多,

  引发学界探讨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一项颠覆性研究:宫颈癌手术类型中,选择微创手术的患者其无病生存期、总生存率均低于开放式手术,而癌症复发率则高于后者。经过校正患者年龄、BMI、疾病阶段等影响因素之后,统计结果显示,微创手术的4.5年无病生存率为86.0%,开放式手术为96.5%,相差10.6个百分点。微创的三年总生存率同样低于开放式手术,为93.8%比99%。这一研究发现引发医学界尤其是外科界的热烈讨论。

  从死者身上移植子宫并成功分娩了婴儿

  自从2014年瑞典移植第一例子宫开始,全世界迄今为止进行的子宫移植大约有50例,这其中包括活人捐赠子宫和死者捐赠子宫移植。到目前为止,有大约10例移植后活产的案例上报,但是在这一例之前,所有的活产案例都来自活人捐赠子宫。这一来自巴西的案例,使用了脑死亡患者的子宫,为子宫供体来源活产婴儿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性。

  同性生育产下的小鼠成功生下第三代

  10月,Nature报道了中科院的同性生育成果——两只雌性小鼠的生殖细胞在改造之后生下的雌性后代,成功成年并生下健康的第三代小鼠。同时,中科院成功使用两只雄性小鼠的改造生殖细胞,利用代孕母鼠生下了雌性后代,但是由于雄性生殖细胞的缺陷问题,两只雄鼠制造的后代出生后很快全数死亡。但是这也是世界上首次使用雄性的生殖细胞单独制造出后代。

  CELL:可溶性膳食纤维致癌,

  颠覆其“健康食品”定义

  膳食纤维一直被认为是健康食品,也被添加在各种饮食商品当中。CELL今年发表的这篇研究可以说是爆炸性的,实验显示,提高小鼠饮食中的可溶性膳食纤维,其肝癌的发生率飙升。因此研究者在文章中提示,人们在正常饮食的前提下,不要再去饮用和食用有特别添加可溶性膳食纤维的产品,更不要去特意购买膳食纤维补充剂来擅自服用,毕竟致癌风险不低。需要注意的是,不可溶的膳食纤维并没有这个致癌效果。

  Science:耐酒精的致病菌首次被发现,

  人类将迎来更困难的抗菌时代

  8月1日,Science的转化医学子刊上刊登了一篇大规模研究,指出医院的酒精灭菌清洁剂(包括医用酒精和相关的洗手液等产品),养出了耐酒精的粪肠球菌。研究提到,这些细菌由于长期存在于医院内,本身已经对各类抗生素多重耐药,多重耐药之外,还耐万古霉素的菌群更是王中王级别的耐药菌。在这一级别中,又发现了对酒精消毒有耐受性,无法被医用乙醇杀死的致病菌。

  The Lancet:酒精的安全剂量是零,

  中国男人饮酒死亡数量世界第一

  《柳叶刀》杂志今年发布研究称,酒精的安全剂量为零,最安全的饮酒剂量是滴酒不沾。研究公布数据称,心血管疾病方面,过去尽管存在“适量饮酒有利心血管健康”的说法,但是据最新的统计数据,这一说法是错误的。只要饮酒,心血管疾病的总发病风险和死亡率都会上升。同时今年《柳叶刀》发布数据称,中国男性饮酒死亡数量全球第一,而且造成的总的经济负担和疾病负担在全球名列前茅。

2018-12-20 07:46:01浏览115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专家在线
查看更多新闻医生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医生挂号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