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那上千个公立医院院长,真都是“被骗上当“?

  医疗行业总是会出现一些令外人看不大懂的事,比如最近爆出的远程视界资金链断裂事件。

  远程视界运营模式的核心,其实与医疗关系不大,而基本上就是一个资本运作模式,利用行业间的信息不对称和中国医疗行业的行政化现实,以公立医院的政府信用和医联体等政策背景为项目做背书去忽悠租赁公司,用专家领导站台和迅速扩张的方式提升平台形象,让合作医院相信项目风险可控,再以规模优势低价拿到部分医疗器械,通过会销等方式疯狂发展代理网络,收取高额代理费,最后用项目打包和承诺担保的方式与医院高价签约,从而完成一个高毛利的设备销售闭环,但所有这一切,与其所声称的远程医疗其实并没有多大关系。

  然而,这样一个看起来高大上,一路高歌猛进,符合政策支持方向,创业短短几年就跻身独角兽行列的公司,为什么突然就崩盘了呢?

  远程视界的模式其实并没有多少创新,不过是把设备融资租赁披上了一个远程医疗和医联体的包装,以其较为熟悉的眼科起步,以项目打包方式规避设备采购招标和与限制公立医院扩张相关的融资租赁约束,通过专家支持和患者补贴等方式拉基层医院入局,据说初期效果还不错,但后期在决策者的膨胀和资本助推下,迅速扩张,却缺乏给医院赋能和导流能力,导致回款困难,项目失控。

  在这个事件中,有一个被很多人忽略的事实很值得玩味,那就是入局并最终陷入被动的,基本上都是公立医院。

  众所周知,中国医疗器械及耗材的终端市场和药品市场十分类似,回扣肆虐,多年以来,器械市场基本上就是一个销售商(而不是用户)主导的市场,高价高回扣的器械,就像高开高返的药品一样,可以在这个扭曲的市场上无往而不利,同样的设备,民营医院可以比公立医院低得多的价格完成采购,其中的差价,就是公立医院院长和设备科长或医生等人可以获取的回扣。

  据知情人士透露,远程视界项目能够如此高速扩张的原因,基本上就是三板斧:其一是拉大旗作虎皮,以医联体等政策支持为背景,用行业领导和专家加持建立自身形象;其二是类似于传销的会销代理发展模式,忽悠部分缺乏判断力的代理商以为自己终于赶上了风口;其三就是利益输送,给签约合作的公立医院院长提供干股等个人利益。

  民营医院就很难为此类利益所动,因为公立医院花的是别人的钱,回扣进的是自己的腰包,而民营医院花的是自己的钱,收取回扣是没有意义的事。

  药价虚高,表现在药,根源在医,医疗器械价格虚高的道理也一样,只要公立医院垄断和行政化痼疾不除,院长花别人的钱给自己谋利这一现象就很难改变,药品和器械回扣也就很难受到遏制。

  或许正是因为有了需求端的回扣导向,才会有那么多公立医院飞蛾扑火,并推动远程视界这类奇葩业务高速扩张,而那些被视为“资本贪婪”的“邪恶民营医院”,却可以远离这类陷阱。

  除了远程视界外,还有其他类似公司也在做着同样的业务,比如新三板挂牌公司蓝海之略,也因为对外高额担保,被指在“玩火”。

  远程视界创业开始的前2年,业务规模很小,也无盈利,但在2014年推出器械融资租赁模式后,业务规模和营收都迅速扩大,两年内就把营收做到了60亿元,先后完成累计超过10亿元的两轮融资,并跻身“独角兽”,这样的业务模式能创造出如此的奇迹,在正常的市场中很难想象。

  远程视界事件,目前尚未定性,如果最终只被定性为民事纠纷,估计就要由纳税人去填这个坑了。

  与其关注韩春善到底是不是一个骗子,不如去关注是什么环境催生了这一场闹剧,有需求才会有供给,如果中国医疗行业不是行政化的公立医院垄断,而是产权明晰的民营医院占据主导地位,即使远程视界这类公司真的想骗,估计也难实现。

2018-08-22 06:00:00浏览216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专家在线
查看更多新闻医生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医生挂号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