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万象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资讯 > 社会万象

小女孩用编故事排遣生活苦恼 专家建议引导

举报/反馈
2008-08-23 00:11:00
  编故事时,秋秋会把自己想像成其中的一个人物,有时还让自己在同一段故事里“扮演”几个角色;有时她让自己只是一个旁观者,看自己创造的各个人物你来我往地“生活”。她在故事里和人物们一起说笑、一起闹小脾气然后和解、一起解决各种问题。刚上小学的时候,她经常让自己生活在葫芦娃的故事里,和妖怪吵架、向葫芦爷爷闹小脾气、解救葫芦兄弟;四年级时看侦探电视剧比较多,因此自己在故事里经常是女侦探、女警官。那些故事是她创造的世界,而她是喜欢生活在故事里的女孩。

  小时候她边走路边编故事,还边与故事里的人小声对话,有时还表情丰富,被邻居看到,奇怪地问她跟谁说话,秋秋就说是在背单词。之后她尽量小心,因此练就了一套不着痕迹地沉浸在故事里的本领,走路、吃饭、晚上睡觉躺在床上,秋秋都有可能在编故事,但却仍可以正常地吃饭、走路、看到熟人还能打招呼,这让她觉得很神奇、自己可以一心两用。

  编故事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秋秋早就不记得了,但好像小学前就这样了。那时每到幼儿园放寒暑假,爸爸妈妈上班去了,自己被留在家里,也没有小朋友玩,秋秋就开始自己跟自己“演节目”,既说话、又有动作。逐渐地,她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在心里“演节目”,尤其是一个人走路时,走着走着,心就不知不觉钻进了故事里,有时可以持续几十分钟,有时只有几个“镜头”,最近看过的电影、小说、广告,都会让她不知不觉地加入到故事中。

  “后来发现,别人走路时好像并没有编故事的习惯,我很奇怪,他们的腿在走路,脑子里在想什么呢?怎么会什么也不想?”她就这个问题问过别人,别人说:“走路就想着路呀。”这个答案不能让她满意:“路用不着一直想,我不想怎么走路,也从来没摔跤。”

  秋秋喜欢沉浸在故事中的感觉,在故事里自己干什么都行,说什么都不会被人骂,闹小脾气也有人宠着,还有好多朋友和她“共同进退”,故事里的她还特别有本事!

  可是,听到咨询师小李问她在故事以外的感觉,秋秋沉默了。

  现实中的秋秋,生活得非常压抑。重男轻女的奶奶特别想要一个孙子,可秋秋偏偏是个女孩,从小秋秋就觉得奶奶对自己特别严格,一不留神就被她批评。因父母都去澳门工作,秋秋这几年和奶奶一起生活,但奶奶几乎不和她多说话,秋秋遇到困难也只能自己承担,因为如果告诉了奶奶,奶奶一定会骂她没用的。有时候受了委屈,秋秋就只能躲在洗手间里哭,觉得自己的生活没有快乐。在学校里倒有几个玩得来的小伙伴,但秋秋发现,每当小伙伴之间有了矛盾,自己并不能像别人那样妥帖地处理,她感觉自己是不怎么受欢迎的。而每当看到同学们可以毫无顾忌地跟父母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她都十分羡慕。

  秋秋想,自己总是“编故事”是不是有问题,虽然这似乎并没有影响到自己的生活,而且沉浸在故事中的感觉总是让她非常快乐,但她总觉得这种行为不那么正常,跟别人不一样。

  心理分析

  用幻想弥补现实中的不愉快

  “十二三岁,正是爱幻想的年龄,在想像中过家家、玩游戏、体验生活、憧憬未来,所编的故事与现实总有那么一些联系,这本身并不是问题,是由年龄特点决定的。”深圳市康宁医院院长舒明跃教授首先说明这一点。

  秋秋喜欢编故事,这是正常的,不过她过于沉溺幻想,显示其生活中的某些缺陷。舒明跃认为:“这是一个不愉快的孩子,反应她封闭的生活状态。”

  舒明跃分析,秋秋基本上是把幻想当作自己生活中的唯一乐趣,因为她在现实生活中缺少快乐,缺少玩伴,非常压抑和孤独,她如此热衷于编故事,就是为了排遣这种压抑与孤独。“用幻想来排遣压抑是正常的心理活动,格林童话中的灰姑娘就是典型的例子,现实中实现不了的愿望,在幻想中得到了实现。”

  通过幻想、编故事来释放不愉快甚至压抑的心情,这种行为虽然正常,但舒明跃指出,秋秋几乎天天处于幻想之中,说明她的现实生活过于封闭,其根源可能在于其家庭环境。

  这是一个有缺陷的家庭环境。秋秋的父母都不在身边,跟奶奶一起生活,可是奶奶重男轻女,对秋秋一向不喜欢、要求甚严,因此秋秋在家庭生活中缺少欢乐、不受重视。“在学校里,秋秋觉得自己不如其他小伙伴那样善于处理人际间的小矛盾,总觉得自己是不受欢迎的人。说明她心里有很重的自卑感,而这根源在于她的家庭,父母没有生活在身边,奶奶又不喜欢小孙女,遇到事情多以打骂为主,这样的成长环境,容易让孩子形成自卑的性格,学习上不自信,处事时易退缩。”

  这样的家庭环境让孩子心情压抑、不愉快、自卑,孩子只有通过幻想来弥补现实中的种种不足。对于秋秋来说,编故事已经成为其生活的动力、快乐的源泉。

  专家建议

  爱幻想也要爱生活

  舒明跃指出,爱幻想并非坏事,它表达了孩子的现实愿望和对未来的向往,一个孩子如果没有幻想,反而不是件好事。即便是在成年人中,丰富的想像力也是创造力的一个重要来源。“《哈利·波特》的作者如果没有超凡的幻想能力,就写不出这样轰动的小说。其实幻想是人类思维的一个特点,也是人类的一种天分。秋秋想像力丰富,如果能够合理地加以引导,也许在创作领域能有很好的发展。”

  但是,如果天天生活在幻想里,任由幻想支配自己的行为,就可能脱离现实,造成社会适应不良。舒明跃建议秋秋要调整心态,“没有人会因为家庭、学习、性格上的一些不足或缺点而看不起你,人人都是平等的。一个人既要看到自己的不足,更要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带着平等的心态积极与同伴交往,自然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乐趣”。

  对家长和老师来说,秋秋目前最需要的是鼓励和赞扬。要鼓励她多交朋友,多参加集体活动,还要注意培养她文体方面的爱好,不时带她走进大自然。

(责任编辑:徐珩珩)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