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发现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资讯 > 科研发现

吸烟这么多危害 还不赶紧戒烟?

举报/反馈
2017-02-16 09:48:19生物谷

  我们都知道,抽烟对机体健康多种负面影响,即便如此,每天还有很多人在吸烟,同时也有很多人在饱受二手烟的危害,本文中小编盘点了多篇研究来告诉你吸烟到底对机体有着怎样的影响。

  【1】JIM:鼻烟或会增加个体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

  DOI: 10.1111/joim.12592

  日前,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the Journal of Internal Medicin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瑞典卡罗琳学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每天摄入一包或更多鼻烟(瑞典鼻烟或浸渍烟草)的个体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会增加70%。鼻烟是发酵烟叶粉末调香而成,并以鼻吸用的一种无烟烟草制品。

  据瑞典公共卫生机构数据显示,在瑞典大约有19%的男性及4%的女性会摄入鼻烟,同样在人群中2型糖尿病也非常普遍,大约有7%的成年人会被诊断为糖尿病,而且有高达20%的人群都处于糖尿病发病风险区域,糖尿病或许还会诱发个体出现多种并发症,比如心血管疾病或者过早死亡等。

  本文研究中,研究人员对1990年至2013年间来自54500名男性的数据进行分析,在研究期间有2441名个体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基于本文研究的规模,研究人员才能够评估鼻烟对从不吸烟的人群所产生的影响。

  【2】Science:重磅!每天抽一包烟导致肺细胞每年产生150种突变

  doi:10.1126/science.aag0299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英国剑桥大学韦尔科姆基金会桑格学院研究所和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和他们的合作者测量了吸烟在人体不同器官中导致的灾难性遗传损伤,鉴定出吸烟导致DNA突变的几种不同机制。他们发现对每天吸一包烟的吸烟者而言,这些吸烟者的每个肺细胞每年积累着平均150个额外的突变。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16年11月4日那期Scienc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Mutational signatures associated with tobacco smoking in human cancer”。

  这项研究提供一生当中抽的香烟数量与人肿瘤DNA中的突变数量之间存在的直接关联性。最高的突变率是在肺癌中观察到的,但是人体其他部分的肿瘤也含有这些与吸烟相关的突变,这就解释了吸烟如何导致很多种类型的人类癌症。

  吸烟每年夺走至少600万人的生命,而且如果当前的趋势继续持续下去的话,那么世界卫生组织预计在这个世纪会有10亿例与吸烟相关的死亡。在流行病学上,吸烟与至少17种人类癌症相关联,但是在此之前没有人观察到吸烟导致许多这些癌症类型产生的机制。

  【3】JLB:吸烟为何会引发机体炎症发生?

  doi:10.1126/sciimmunol.aaf8943

  我们都知道,使用烟草对人身体有害,但截止到目前为止科学家们并不清楚烟草如何通过全身来增加炎症的发生,日前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the Journal of Leukocyte Biology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美国和瑞典的研究人员就对此进行了研究;研究人员发现,尼古丁能够激活中性粒细胞的表达,从而释放增加机体炎症的因子。

  研究者Constantin Urban说道,我们在研究中解释了尼古丁如何诱发炎症的发生,该研究货位后期开发治疗烟草相关疾病的新型疗法带来希望,烟草相关疾病每年都会导致全球数百万人早死。

  文章中,研究人员利用尼古丁刺激从人类和小鼠机体所分离的中性粒细胞,同时他们还测定了炎性分子剂量依赖性的释放情况;利用小型药理学分子抑制剂以及来自遗传工程化修饰小鼠模型机体的中性粒细胞进行研究,研究人员就鉴别出了参与尼古丁介导的中性粒细胞激活的必要受体以及信号通路。

  【4】PLoS ONE:烟草烟雾引发癌症再添新证据

  doi:10.1371/journal.pone.0158858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PLoS ONE上的一项研究报告中,来自肯塔基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阐明了一种新方法,即烟草烟雾能够促进肺癌的发生,研究者发现,烟草烟雾或许能够抑制DNA的核苷酸切除修复(NER)过程,从而导致肺癌的发生。

  烟草烟雾中的很多成分都是能够损伤DNA的致癌物,这种损伤能够被DNA修复过程所移除从而就能够抑制机体遗传性突变的产生,诸如核苷酸切除修复等DNA修复过程对于阻断诱发肺癌发生的DNA突变的积累非常重要;研究者Isabel Mellon教授表示,如今很多人都知道烟草中的致癌物能够引发产生突变,但相对而言很少有研究者调查烟草烟雾对DNA修复通路的影响。

  本文中研究者就在培养的人类肺部细胞中检测了香烟烟雾冷凝液对核苷酸切除修复功能的应先,香烟烟雾冷凝液是烟草烟雾的常用替代品;研究者发现,将肺部细胞暴露于香烟烟雾冷凝液中就能够明显降低核苷酸切除修复的效应,此外,香烟烟雾冷凝液的暴露也会刺激名为XPC的核苷酸切除修复关键蛋白发生破坏,XPC蛋白水平的降低或许就能够帮助解释为何香烟烟雾冷凝液能够抑制核苷酸的切除修复过程。

  【5】TID:烟草烟雾或可促进细菌变得更加具有活力

  doi:10.1186/s12971-014-0026-3

  口腔是机体中“最肮脏”的部位,其中“居住”着数百万的细菌,而吸烟或许不仅会增加口腔中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的寄居能力,而且会帮助该细菌抵御机体免疫系统的清除功能。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Tobacco Induced Disease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路易斯维尔大学牙科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揭示了吸烟如何导致口腔细菌的繁殖和定殖,研究者指出,吸烟的烟雾中包含成千上万种化合物,而这种烟雾是一种环境压力因子,其会促进细菌的繁殖及免疫入侵。

  研究者David A. Scott博士说道,吸烟烟雾和其组分会促进多种细菌的生物被膜的形成,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异链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及铜铝价蛋白菌。生物被膜由许多微生物群落组成,其通常会构成复杂、相互影响及共存的细菌多层结构,而且细菌通常很容易在牙齿、人工心瓣及呼吸道中形成生物被膜。

  【6】Cell:揭示为何吸烟导致人患上肺结核风险增加

  doi:10.1016/j.cell.2016.02.034

  根据一项新的研究,吸烟增加一个人患上肺结核(TB)的风险---而且[如果感染的话]让这种感染变得更严重---,这是因为它导致至关重要的免疫细胞堵塞,延缓它们的移动速度,阻碍它们抵抗感染的能力。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16年3月24日那期Cell期刊上,论文标题为“Lysosomal Disorders Drive Susceptibility to Tuberculosis by Compromising Macrophage Migration”。

  TB是由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导致的传染性疾病。MTB主要感染肺部,但是也能够感染其他器官。它通过空气唾沫在人际传播。这种疾病能够导致呼吸急促、消瘦和最终的死亡。尽管存在治疗方法,但是对于任何一种可治愈的疾病而言,药物治疗是治疗时间最长的方法之一:病人通常需要服用6个月的药物。

  对接触MTB的人而言,最大的感染风险因子是烟雾暴露,包括主动吸烟、被动吸烟和来自燃料燃烧的烟雾。烟雾暴露带来的风险远大于HIV共感染。然而,在此之前,人们一直以来并不清楚烟雾为何会增加这种风险。

  【7】Cell Rep:吸烟者为何易患糖尿病?科学家已经找到重要线索

  doi:10.1016/j.celrep.2016.02.002

  近日,来自瑞典隆德大学的研究人员发表了关于beta细胞胰岛素释放能力的研究。这些研究结果能够对为何吸烟者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更高提供一个可能的机制解释。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以小鼠和人类捐献的beta细胞为研究模型,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Cell Reports上。

  研究人员发现烟碱乙酰胆碱受体(一种尼古丁敏感受体)能够对正常的胰岛素释放产生影响。基因突变导致烟碱乙酰胆碱受体功能紊乱会进而影响beta细胞上正常发挥功能的尼古丁敏感性受体数目。具有正常功能的受体数目减少又会造成胰岛素释放下降,从而增加了罹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

  在正常情况下,beta细胞上刺激胰岛素释放的受体能够被乙酰胆碱激活,除此之外还可以被尼古丁激活。在此项研究之前,尼古丁敏感受体在调节beta细胞功能方面的重要性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了解。而这项研究表明缺少这些受体的人发生2型糖尿病的风险更高。

  【8】Science:戒不了烟或患上抑郁症 这或许归咎于你的祖先:穴居人

  doi:10.1126/science.aad2149

  如果你看起来并不能戒烟或者有抑郁症的趋势时,你或许就会把这归咎于穴居人(尼安德特人)的遗传;在对成千上万现代人遗传历史的医疗档案进行翻阅分析后,研究者发现,由穴居人遗传的特殊基因或许和精神疾病、血凝以及成瘾行为直接相关。

  近日一项刊登于Science杂志上的报告中,来自范德堡大学的研究者首次对比分析了28000名欧洲人祖先(穴居人)的基因组中的DNA信息及其健康记录,阐释了其对现代人微小但有非常明显的影响,研究者发现穴居人的DNA的确会影响现代人类的临床特征,同时他们还发现,穴居人机体的DNA和一系列特性,包括免疫学、皮肤病学、精神病学及生殖疾病存在直接关联。

  本文研究发现,现代人的DNA中包含有来自穴居人的135,000个基因突变,而穴居人早在3万年前已经消失了,这些基因突变和12种疾病的高风险发生存在直接关联,其中就包括抑郁和心脏病等;尤其是穴居人的基因和高风险的尼古丁成瘾性存在明显关联,同时来自穴居人机体的某些基因突变还会增加现代人患抑郁症的风险,但同时会降低另外一部分现代人患该疾病的风险。

  【9】JAMA Int Med:癌症导致死亡的元凶——吸烟!

  doi:10.1001/jamainternmed.2015.2398

  近日,一项发表于国际杂志JAMA Internal Medicine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美国癌症学会的研究人员表示,2011年35岁及以上的成年人因12种癌症死亡的人数为34.6万人,其中48.5%的个体患癌死亡的原因都可归咎于吸烟。

  研究者Rebecca L. Siegel指出,我们在文中提出了一种最新的估测,因为吸烟的模式、吸烟和癌症死亡之间关联的重要性在过去10年里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吸烟的流行率从2000年的23.2%降低到了2012年的18.1%,而有些数据显示吸烟者中癌症死亡的风险在不断增加。

  文章中,研究者利用2011年的国民健康访问调查等数据做出了上述推测,调查数据中提供的吸烟流行率估计是基于对美国成年个体的面对面调查以及其它的方式来获取的,比如调查问卷的形式等;当然研究者还指出了当前研究也存在很多限制,包括研究人群种族多样化较低,而且相比美国人群而言大多接受过教育,而在研究中研究者并未分析参与者烟草的暴露情况。

  【10】惊!吸二手烟大大增加中风患病风险

  doi:10.1016/j.amepre.2015.04.014

  在美国,每年有大约800,000人受到中风的折磨,每19例死亡就有一例与中风有关,同时中风还是导致行动不便的首要因素。最近一项研究表明,二手烟会导致非吸烟者的中风患病几率增加30%。

  研究人员利用一项针对45岁以上白种人和非裔美国人的大型调查研究数据发现,即使是在对一些已知的可导致中风发生的因素,比如高血压,糖尿病和心脏疾病进行校正之后,非吸烟者仍有30%的中风风险。

  目前这项研究包括了大约22,000名志愿者,其中有23%的人报告曾有二手烟暴露情况。从2003年4月到2012年3月,共有428人发生中风。研究人员进一步对中风的类型进行分析发现大部分中风患者是由于大脑血管堵塞而发病。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