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五家医院拒收艾滋病患者 是谁得了“绝症”?

  这是一次迟到的救赎!

  这不能算一个正能量的故事,相反还有些沉重,虽然事件本身的结果很“好莱坞”——

康楷医生在给小蕊做手术1

康楷医生在给小蕊做手术

  2016年11月2日,沃医妇产名医集团联合创始人、首席医疗官康楷医生在北京某医院为患者小蕊(化名)进行了一次宫颈癌手术,与同类手术不同的是,小蕊是一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之所以说是救赎,是因为在四个月以来,小蕊曾经连续五次被多家医院拒绝手术治疗,当那些因无奈和恐惧建议小蕊转院治疗的医护人员在获知小蕊最终得到妥善治疗后,也许能多多少少减少一些内心对不能救死扶伤而引起的愧疚感;当那些和小蕊一样境况和遭遇的患者在获知这一消息时,本已经绝望的他们可能会重新燃起对生存的希望;当众多希望能救治类似患者又因恐惧而不敢施以援手的医护同道了解这一成功案例时,他们或许在将来遇到同样的情况时,也能鼓起勇气,救治更多的同类患者……

  四个月 五家医院拒绝收治

  “柳暗花明”,是小蕊在接受康楷医生手术前接受39健康网记者采访时,表达的最直接的感受。但39健康网记者发现,本以为会狂喜的她,除了提及康楷医生时会因为感激语带哽咽外,在描述其4个月的求医经历时,更多的则是一种心灰意冷的淡然。

  “我不恨他们,我知道他们在害怕什么。”

  2016年8月,一次宫颈活检术前的常规例行检查打破了小蕊原本平静的生活。报告单上刺眼的“HIV阳性”字样,让她的生活和此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因常常出现性生活后出血,两年前经县级医院转诊,小蕊来到湖南一家三甲医院做检查,诊断发现子宫颈已发生癌前病变,在医院做了宫颈锥切手术,将出现病变的部分子宫颈进行切除。

  本以为术后就能恢复正常生活,可没过多久又发生了不规则阴道出血,去医院检查后才知道,剩余的子宫颈再次发现了宫颈癌细胞。更让小蕊恐惧的是,这一次还被查出来有艾滋病毒感染。幸运的是,宫颈癌尚属早期,当时医生告诉她,如果能及时进行手术治疗,治愈的把握还是很大的。作为一个独自抚养着两个儿子的单亲母亲,她实在无法想象两个尚年幼的孩子失去母亲后将会面临什么样的生活。

  强烈的求生欲和母爱支撑着小蕊开始了她的艰难求医之路,和几乎每一个艾滋病患者一样,她不想让人知道自己有艾滋病,更害怕年龄尚小的儿子们会一辈子受到歧视。

  但当她辗转了湖南省五家医院、其中还包括第一次为她实施子宫锥切手术的三甲医院后,绝望感爬满了她的心头——

  “我们医院无法给艾滋病患者进行宫颈癌手术,建议采用化疗代替手术,或者建议转院。”

  明明可以通过手术根治,为什么还要采用化疗进行姑息保守治疗?不甘心的小蕊坚持要手术,但她的坚持换来的只是一张同样坚定的转院单。

  小蕊又来到长沙另一家三级综合医院,再次办理住院。可是住进去不到两天,医院抽血结果出来,“HIV阳性”的结果带来的依然是一张没有余地的转诊单。

  此后,为了不再在住院上花冤枉钱,小蕊决定去每家医院都先告知病情。“我是一名宫颈癌合并艾滋病患者,能不能给我做宫颈癌手术?”

  然而,一家家询问,一次次被拒之门外。

  一开始,小蕊想不通,但随着一次次心灰意冷,“职业暴露”这个陌生的名词让小蕊明白了这些医院和医生在顾虑着什么,更明白了因为艾滋病,她已经不再是一名普通的急需手术的患者。

  艾滋病人和普通病人做手术不太一样,若为类似小蕊的艾滋病人(或艾滋病毒携带者)进行手术,患者血液存在艾滋病毒,医生们最为担心的是出现职业暴露。

  手术中,被艾滋病毒携带者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破损皮肤,或者被含有艾滋病毒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手术过程中的锐器刺破了皮肤,都有被艾滋病毒感染的可能。

康楷医生手术后接受采访

康楷医生手术后接受采访

  这样的事例曾经真实发生过,康楷医生身边就曾出现过两例,据其回忆,当他还在重庆某三甲医院任妇科主任时,该医院一位年轻的妇科大夫为抢救一位宫外孕的患者,他带着实习医生给病人急诊手术,却不慎在术中缝合时扎破自己的手。急诊手术病人的传染病常规检查报告往往要等到术后才出来,非常不幸,这个病人HIV阳性。在等待确诊实验的日子里,这个年轻医生每天服用抗病毒阻断药物,药物的副作用让他头昏眼花、腹泻,这些都不得不由他一人去忍受,更让他痛苦的是如何面对未来和新婚的妻子。所幸的是两周后病人血样的确诊报告显示这个患者是个极罕见的HIV假阳性患者。

  “我至今无法忘记那位大夫万念俱灰的样子,更无法想象那两周的时间他是如何度过的”,康楷医生说。上述这位医生是幸运的,但另外一位医生同样在手术中也是因为意外被感染,一年后死于服用治疗药物引起的肝肾功能衰竭

  救死扶伤的医生愿意救治每一位病人,但他们也希望自己的安全和健康得到基本保障。

  两个小时 患者获得新生

  为了孩子,也为了那一丝仅存的希望,小蕊也想去争取,但几次求医经历已将积蓄花了七七八八,加上因为就医中断了工作,她已经没有经济实力再到医院去尝试了。无奈之下,她只得将希望寄托到了网络上,在朋友的指点下,发出咨询帖和求助帖。所幸天无绝人之路,沃医妇产名医集团联合创始人、首席医疗官康楷医生在网络上偶然发现了小蕊的求助帖,在网络上和其联系并基本确认情况后,康楷医生不仅决定亲自为其进行手术,并为其联系到一家愿意收治小蕊的北京三甲医院,还利用自己和沃医平台其他成员的个人网络资源为小蕊发起了募捐,初步解决了小蕊医疗所需的基本医疗费用。

  11月2日下午2点,完成手术前准备的小蕊被推进手术室。为了防止交叉感染,从上午十点开始,康楷教授先做完几个普通的患者手术,将小蕊的手术安排在了最后。

  “不同于以往的开腹手术,宫颈癌、特别是伴随艾滋病的宫颈癌患者,首选的手术方式是腹腔镜微创手术,就是在患者肚子上开四个小孔,通过穿刺导管将腹腔镜和手术器械等放入患者体内,医生通过器械在患者体外进行操作,这样能够减少医护人员与患者体液接触的概率,患者也容易很快恢复。”康楷说。

  但是,即便是微创手术,体液接触也不能完全避免。如果血液进入医生的眼睛、口腔里,都会有感染风险。因此手术过程中,除了要戴双层手套、帽子,还需要有机玻璃的面罩,最好能使用防止手套被意外刺穿的特殊缝线针……

  11月2日下午3点多,小蕊完成手术,手术成功、医生安全。但康楷医生在深感欣慰的同时依然有些担忧,由于免疫系统的被破坏,艾滋病患者可能比普通人更容易生病,而给他们提供治疗的,不能仅依靠传染病医院。给艾滋病患者进行治疗,更不能只靠愿意承担风险、手术技能高超的少数医生。

  “实际上,只要每台手术都能给小蕊做这样充分的防护,医生职业暴露的概率极低。特殊的手套、帽子、面罩等对于艾滋病防护措施并不太难,几乎所有医院都能做到。”做完手术的康楷医生说。

  国家对此亦不是没有相关的规章制度,早在2006年,国务院就颁布了《艾滋病防治条例》,规定医疗机构不得因就诊的病人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艾滋病病人,推诿或者拒绝对其其他疾病进行治疗。

  2010年,原卫生部也曾发布《关于加强艾滋病患者和病毒感染者医疗服务工作的通知》,指出医疗机构要严格落实首诊(问)负责制,严禁推诿或者拒绝诊治。在不具备提供相关医疗服务诊疗条件时,医疗机构要及时将艾滋病患者和病毒感染者转诊至定点医院。

  政策已经实施了十年,但成效并不显著。碰到艾滋病患者,如今依然有很多医院选择“转诊”,这种“转诊”从形式上很难去严格区分究竟是拒诊还是真的转诊。相关专家表示,防治艾滋病最好的办法,就是采取普遍预防措施,把所有的消毒隔离措施都以艾滋病人标准执行。

  但实际情况是,目前很多综合医院依然做不到,很多普通医院也无法承接艾滋病人。即使能够进行相关手术的医护人员亦在每次做这种手术时都会提心吊胆,虽然目前已经有抗艾滋病的药物来减少医务工作者暴露后被感染的风险,但凡服过抗病毒药的医务工作者都深有体会,一个月服药期间,除了需要承担很多痛苦的副反应,更会面临极大的心理压力。此外,艾滋病携带者手术所需的特殊手套、面罩、铺巾、特殊缝线等一次性用品还面临着医院无法计费等问题。

  2016年12月1日,是第29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我国主题是“携手抗艾,重在预防”。根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2014年报告,截至2013年底,全球现存活hiv/aids(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人)3500多万人,平均每天新增6000人感染。

  面对日益增多的患者群体,正如康楷医生所说的那样,由于免疫系统的被破坏,艾滋病患者可能比普通人更容易生病,而他们一旦需要进行手术治疗,这些艾滋病患者往往会面临无医可治的窘境。所以在呼吁采取积极预防的同时,相关监管部门亦应加强对医护人员的艾滋病救治的培训和对临床暴露的保护,建立安全、快速的应急流程,保护医务工作者即使出现暴露也不至感染,并建立有效的保险制度,减少医护人员的后顾之忧。

  “对抗艾滋病,仅仅依靠医生本人善心和责任感,是远远不够的。”在匆匆赶赴下个手术场地前,康楷医生如是说。

2016-12-01 12:04:24浏览36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医生挂号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