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观察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资讯 > 行业观察

大医院一半收入来自门诊 如何愿意“放”患者到基层?

举报/反馈
2016-11-23 09:54:3539健康网

  “真正要把分级诊疗做好,关键是动力机制要建立起来,简单地说就是大医院要选择放,基层要接得住,老百姓愿意去...从改革角度来说,就是要改革政策环境和政策设计。”

  11月18日,在2016中国医院大会上,国务院医改办副主任、国家卫生计生委体改司司长梁万年在发言时说道,分级诊疗主要面临的问题在于大医院愿不愿意放,基层能否接得住。而要想破解这样的困局,我国的价格政策、医保政策、评价政策、财政投入政策也应该要围绕着分级诊疗制度的建设进行相应的变革。

  关于分级诊疗的落实,在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中就有明确的目标:到2017年,分级诊疗政策体系逐步完善,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基本形成,优质医疗资源有序有效下沉。到2020年,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逐步形成,基本建立符合国情的分级诊疗制度。

  目前可以看到,随着分级诊疗制度的建立,社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在提升,签约家庭医生服务数量在扩大,医联体队伍也在不断的壮大.....但是,距离分级诊疗真正落地的那一天还有些遥远。

1

  大医院一半收入来自门诊 如何放?

  “大医院人满为患,小医院门口罗雀。”这是当下人们一提起去医院看病,就会在脑海里浮现的场景。

  大医院人满为患,所有的病都非得去大医院看吗?

  “在大医院的门诊中,至少有50%不是它该看的病。”梁万年指出,其实当前很多常见病,多发病是可以在基层医院解决的,但是很多人并没有这样的就医习惯。而且从目前来看,如果取消大医院门诊,可能会导致大医院无法运行。因为大医院50%的运行费用来自于门诊。

  这本身就是一个怪圈,那么怎样才是良性的生态圈呢?在梁万年看来,大医院要舍得把常见病、多发病转下去,然后接收下面转上来的疑难患者,在疑难病症的定价上,比如说手术,三四级手术可以定高些。然而当前的情况是大医院三四级手术的定价往往是亏本的,且做得越多越亏本。

  除了大医院运行费用50%来自门诊,还有声音认为医联体也是一个“怪”圈。

  最初建设医联体是期望病人去县级医院看病,但现实的情况是全中国医疗人员普遍紧缺,在这当中,县级医院和市级医院抢人都抢不到......

  江苏省苏州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谭伟良主任认为,现在建立的医联体,其实未必是很好的,目前我们的医联体建设都是在圈地皮跑码头,而医疗服务费用越来越高,这不符合卫生经济学的要求。

  谭伟良指出,医改应该是改革现在不符合医护劳动价值的价格体系统,然而仅是围绕公立医院改革,围绕药品改革,在这当中老百姓未必有太多获得感,这个是值得思考和研究的。

2

  基层如何才能留住人才 “接住”病人?

  如果大医院有50%的门诊病人是可以去基层看病,那么这50%病人怎样才会去基层,基层又是否有能力接住这些病人呢?

  “在国际上,一些国家分级诊疗都是强制实施的,医疗保险也是强制的,医院之间逐级转诊,分级诊疗推行起来比较容易。我们的分级诊疗还是坚持居民自愿,然而由于我国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薄弱,居民信任度不够,分级诊疗要想真正落地这些问题得需要解决。”

  梁万年介绍,目前我国的分级诊疗还是坚持居民自愿原则。然而基层薪资低,环境、设备等都远远比不过大医院,这样的条件本身就很难吸引住医务人员,更别说患者主动去看病了。

  老百姓愿意在家门口看病,怎样才能实现呢?梁万年认为,首先是基层要有这个能力。例如建立医联体就是为了鼓励医院之间形成纵向的联合体,变成一个责任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和发展共同体。大医院的医生主动到基层看病,在短时间之内能够帮助基层解决优质医疗资源短缺问题,并且通过帮扶提升基层医疗的服务能力。

  再次,基层要留住人。在会议现场,梁万年就抛出了一个疑问:如果现在基层医疗机构薪酬制度没有变革,基层人员为什么要干?

  所以推行相关制度的改革是有必要的,例如薪酬制度改革。

  “这也是推进家庭式签约服务的原因,一方面,全科医生、专科医生以及基层工作的医生跟老百姓签约,签约的对象特别是老人、慢性病患者,尤其在慢性病患者当中像高血压糖尿病这一类在社区其实就可以得到很好的管理;另一方面,在签约服务中,为老百姓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或者特约的个性化服务,而签约服务所产生的效益可以给医务人员进行分配。”

  梁万年说道,通过签约突破基层人员工资总量的限制,让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真正落到位,借助这样的方式来激发基层医疗机构的积极性,这才能够形成一个良性机制。

  县级医院在分级诊疗的自我定位

  在2016中国医院大会现场,除了有来自医改专家、大医院领导对分级诊疗的各抒己见,还有来自河南河北湖南湖北县级医院院长的声音。

  众所周知,在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中就有提到:到2017年,县域内就诊率提高到90%左右,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那么,目前县级医院距离这个目标有多远呢?

  “90%的病人在基层医院解决,那重点就落在我们县级医院,然而县医院往往没有这个条件,我们需要考虑病人能不能住得下?能不能彻底解决病人的问题。”

  来自湖南省冷水江市人民医院院长张贻戡介绍,作为县级医院来讲,加强自身的能力建设和管理是应该的,但是药品取消加成以后,县医院的利润少了,在这样背景下,县医院并没有经济基础再壮大自身规模。

  而在河北省南平县人民医院院长刘玲看来,实现大病不出县,还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例如分级诊疗怎么分,哪些病应该在县医院看,哪些病应该在市级医院看,这些应该有明确的规定。

  “按整个国家医改目标,实现大病不出县,控制在10%以内我们已经做到了。在2013年,我们已经完成了19%左右的大病不出县。”河南省登封市人民医院院长张国典指出,但是要想老百姓愿意留在这里看病,学科建设、技术引进、人才培养都是应该重点关注的。在医疗资源和医疗服务没有保证的情况下,老百姓也不会选择这样的医院。

  而县医院目前面临的挑战不仅有内在的,还有外在的,一方面是上边大医院对人才和病人的虹吸,另一方面是来自民营医院的竞争,据张国典介绍,这种挑战在登封市就有发生。

  而让湖北省公安县人民医院院长蒋平感到头疼是,分级诊疗“转上去容易,转下来难。”

  可见,县医院能否接住病人,加强内涵建设、学科建设迫在眉睫。然而学科建设,医院发展都离不开人才,可是人才问题对县级医院而言就是一个瓶颈。

  怎么样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刘玲认为,大医院专家教授到基层,对基层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提升是有帮助的。此外,专科建设还是要朝着慢病、常见病入手,重点打造医院科室的优势,这样也能够留住专业人才。

  分级诊疗不是要去分 而是要去合

  除了对分级诊疗主体中三大角色(大医院、基层医院和患者)之间关系的分析思考,在2016中国医院大会上,还有另一种思考,分级诊疗并不是要去真的去分,而是要去合。

  “目前我们做的工作更多的是以医院、技术或者说以疾病为导向,分级诊疗的设计可能更多的从理论的角度出发,而对于病人的真正需求则关注得比较少。”

  浙江省台州恩泽医疗中心主任陈海啸认为,分级诊疗的目的,通俗地来讲就是要让老百姓养成良好的就诊习惯。需要优化就医流程,改善就医秩序,以提高整体系统效率。但是目前的情况是都以各自为中心,追求的医院,科室的效益最大化,所以整个的卫生体系效率并不是很高。

  在他看来,真正实现以家庭、社区为依托的医疗服务体系,需要围绕着患者的需求去建立有序的就医路径和连续的医疗服务,这应该是需要各个机构分工协作、各司其职,而不是分等级。

  陈海啸表示,分级诊疗的目的是为了整合,分级诊疗系统的设计要根据健康的不同状况,不同的年龄段,疾病本身的轻、重、缓;治疗难易程度,合理的就医时间顺序,不同的地域医疗资源,还有不同的就医习惯和文化来制定。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