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病毒性肝炎都不会通过吃饭传染吗?

  不知道从什么开始,人们对于常见的病毒性肝炎,根深蒂固的印象就是不能和患者一起吃饭,患者碰过的东西也不能接触,为了避免被传染,大家避之不及。

1

  “我记得小时候,我奶奶常跟我讲,不要到你××家吃饭,他们家人有乙肝,也不要喝他们喝过的水杯...”7月28日,在IBM总部办公室,以“工作场所零歧视,拒绝肝扰满关爱”为主题的世界肝炎日科普活动上,一位嘉宾分享了身边的乙肝故事。

  那时候,人们对病毒性肝炎了解甚少,甚至不清楚乙肝的传播途径是以血液为主,也不知道在日常生活中拥抱、握手、吃饭是不会被传染的。虽然现在大家开始知道作为病毒性肝炎的乙肝不会通过这些途径传染,但是也有人表示担忧,其它的病毒性肝炎又会不会这样传染呢?

  病毒性肝炎都不会通过吃饭传染?

  为了消除大家的疑问,下面就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病毒性肝炎,甲乙丙丁戊肝炎是最常见的病毒性肝炎。作为日常生活中的最重要的部分——吃饭,是否就会被传染呢?北京市疾控中心免疫所所长吴疆介绍,甲肝、戊肝可以通过吃饭传染,但乙肝、丙肝丁肝主要是通过血液传染。

  甲肝在病毒性肝炎里也比较常见,经粪—口途径传播,但是大家不用太过担心,甲肝、戊肝表现为急性,有季节性,可引起局部和地区性流行。一般为会转为慢性,预后相对良好。

  如何辨别病毒性肝炎?

  从预后来分类,预后良好的一类、也即来得快去得也快的急性肝炎,主要包括甲肝和戊肝。另一大类为预后较差,容易形成缠绵不愈的慢性肝炎,主要包括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其共同特点是:主要经血液传播,发病无季节性,多为散发,很少有大面积流行,急性病例中的一部分可能获得痊愈,另一部分转为慢性,一旦慢性化,很难彻底治愈,病情有可能向肝硬化、甚至于于肝癌方向演变。

  慢性乙型、丙型、丁型肝炎是所有肝炎中最为难治、威胁最大的三种类型。但是它们也有不同:乙型肝炎主要是通过母婴或父婴垂直传播,家族血缘倾向性极为突出和明显,丙型肝炎几乎都是由于输血或手术引起。丁型肝炎病毒是一种有缺陷的依赖性病毒,它必须跟随、依赖乙肝病毒才能生存,实际是乙型肝炎的小弟弟,临床特点也和乙型肝炎相同。

  吴疆指出,病毒性肝炎在急性期还是很难区分的,唯一的确切的区分是到医院做血液学的检查,从症状上来看,病毒性肝炎急性期都可以表现为发烧、黄疸、胃口不好等。

  消除歧视,我们可以做哪些?

  现在大家对病毒性肝炎也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但是,假设你身边就有一位乙肝亲人、乙肝同事,你能完全能够做到与他打破零距离,一起吃饭,工作也丝毫没有避讳?

  彻底消除歧视,我们还需要做哪些呢?北京市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宣传中心主任王凌云表示,这还是一个知识普及的问题,因为大家不了解,所以才会害怕,不管是机构也好,还是政府、职能部门也好都有责任,全社会都应该有责任让更多的人了解,但是需要明确的一点是对乙肝患者的歧视是违法行为。

  “乙肝是可以疫苗预防的,首先还是要打乙肝疫苗,疫苗不仅可以预防,还可以起到预防肝癌的作用。”斯坦福大学亚裔肝脏中心中国项目经理张建敏女士补充说道,乙肝疫苗时预防乙肝的有效途径,消除乙肝歧视,乙肝疫苗发挥的作用也很大。

63
2016-08-01 15:24:11浏览1266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医生挂号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