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6月16日,第七届“中国慢病管理大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会上,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医疗资源处副调研员胡瑞荣作了题为“慢病分级诊疗政策实践”的报告。
以下为报告的文字实录。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有机会参加慢病大会。刚才各位领导,包括吴处长也讲了慢病管理的一些相关的政策,这块给大家讲一个我们正在落地的工作,为什么这么说呢?分级诊疗的工作,从去年下发了国务院的七号文件以后,我们一直在推这项工作,也是对于慢病的管理这块,我们要构建一个有序的就医的格局。主要从三个方面,大家一块儿交流。
第一个方面是对于文件的内容进行一些解读,第二是对分级诊疗全国的机构给大家进行一个回顾,第三个方面是对于下一步工作的想法和思路,给大家进行分享和交流。时间比较短,所以有一些内容我会重点的讲,有些内容可能会讲的比较快。
去年9月11号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分级诊疗的意见,我们的分级治疗制度有一个整体工作的安排和部署。这里面要形成一个科学有序的就医的格局,进一步增强群众的获得感。文件分成五个包括,包括相应的要求,包括重点建立和完善整个服务体系等等很多方面,这块选几个重要的内容给大家分享。
一个方面是我们建立分级诊疗制度一定是按照群众自愿,统筹城乡创新机制,这里一定要强调群众自愿。这块我们可以制定相应的政策,但是分级诊疗是要尊重群众自我选择的原则。第二方面我们对分级诊疗制度分为两部分,一个是2017年我们要初步建立分级诊疗的服务体系,包括2020年的时候要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分级诊疗制度,也就是说任务目标: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这16字原则。我们一定是坚持群众自愿的原则,用政策加以引导,不是说所有的疾病都必须往上看,不是这么要求的,我们要求的是尊重群众自愿,把一些疾病,如果说超出了基层能力和定位的疾病,我们是可以直接由上级医院进行救治的。第二,我们要求双向转诊,这块强调的是上下两个方向,大医院的患者也要能够下得去。第三个方面是急慢分治。第四个是上下联动,这个强调了不同类别之间的医疗机构之间建立一种分工协作的联系。对于分级诊疗的制度设计上,以强基层为重点,进一步完善整个服务体系。六个方面具体的工作要求,包括明确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包括要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包括大力地提升基层卫生医疗服务的能力。通过县级医院的综合改革,提升县级公立医院的能力,整合推进区域医疗资源共享,加大信息化建设的力度。整个来说,最重要的是要明确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功能定位。这么多年以来,一些常见病、多发病是下级医院该干的活,但是他们的服务能力不强,对于患者的吸引力不够,所以我们要明确功能定位的要求。一个方面是要强调城市三级医院主要是提供极危重症的服务,强调了城市的三级医院一定是急病救治。而我们城市的二级医院一个方面是接收三级医院转诊的患者,一旦危重的病人和术后恢复期的病人稳定了要转诊到二级医院救治。最低的一层是慢性病的一些医疗机构,这里包括一些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包括社区,另外还包括康复医院,我们都称之为慢性病医疗机构。而对于一些在三级医院或者二级医院诊断明确,处于稳定康复期,或者是老年病的患者,一些晚期的诊疗的患者,我们也鼓励他们转到慢性病的医疗机构进行救治。我们还有县医院,县医院的定位更多相当于一个城市的三级医院,所以县医院的功能主要是提供常见病、多发病的救治,一旦患者的情况超出了县医院的能力,也要转到三级医院进行救治,这块还要进一步明确,不同类别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
第二个方面,我们还有相应的政策保障的制度。包括要进一步完善医疗资源配置的机制,包括基层签约、医保的改革、医疗服务价格的形成机制、利益分配机制等等,不同的保障的机制。而这里面,我们更要强化区域卫生规划。1994年,我们下发了一个管理条例及实施细则,同时配套出台了医疗设施指导机构原则等等一系列的文件。但是很多地方,在落实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的时候,落实的还是不太理想,所以很多医院的规模也是扩大的比较厉害。我们下一步要制定不同级别、不同类别医疗机构服务的标准,同时我们也要落实设置规划相应的要求,从硬件和软件方面都要对医疗的准入提供相应的要求。我们的三级医院,重点是要发挥在医学科学方面、技术创新方面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引领作用。咱们三级医院一定是区域里面最高精尖的领域,对于常见病的复诊,这些普通的门诊逐渐要分流到二级医院和慢性病医疗机构进行救治,这是整体来说对于慢性病整个患者管理的基本的要求。
第三个方面,我们组织实施要明确相应部门的责任,试点强化宣传和引导。这里面分级诊疗制度的建设,其实涉及了很多领域,很多部门的工作。马主任在很多场合都说到,分级诊疗成功之日,就是医改功之时,把分级诊疗作为医改很重要的工作进行推进。这块工作涉及很多部门的工作,比如涉及发展部门,对于药价的政策的调整,包括社保部门对于医保支付政策的一些调整,还包括财政部门对于六项公立医院基本服务保障的落实等等。我们也希望各个部门能够把自己的工作落实到位。
第二个方面简单给大家交流一下全国分级诊疗的情况。我们全国各地的卫生行政部门也在落实相应的工作,到目前为止,24个省份已经印发了文件,分级诊疗的工作,推进的步骤是比较喜人的,也取得了一些有益的经验,值得借鉴和可以总结的经验。比如说,北京、江苏,很多省份都是把自己省内的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相应的要求出台,通过资源的合理配置推进分级诊疗的制度。比如说,医联体。下一步对于慢病的管理和分级诊疗我们有总体的思路,总结起来就是抓住重要环节,要推进分级诊疗的制度,推进慢病管理相应的政策的出台。政府主导是我们各项工作根本的出发点。第二个方面是群众自愿,一定是遵循着群众自愿稳妥的推进建设。第三个方面,建设医联体是我们的载体,在医联体的内部,通过不同级别、不同层面的医疗机构相应组成紧密性的医联体,或者技术帮扶为主的医联体,通过医联体内部进行相应的分工协作,推进分级诊疗的制度。第四个方面,信息化是前提,有一个好的信息化的基础是我们推进分级诊疗一个非常好的前提。第五个方面,出台配套的政策。第六个方面,高血压、糖尿病这些慢病是我们的突破口。
为什么我们要选择高血压、糖尿病这些慢病作为我们分级诊疗疾病的病种呢?一个方面,我们考虑到患病率比较高,患者的覆盖面也比较广,在二级以上的医疗机构,对于诊断明确的患者就有相当高的比例,所以在这一块,我们如果加强了高血压、糖尿病的管理,更多的患者是可以受益的。第二个方面,诊断的方案是比较清晰的,风险也比较可控。在这块我们经过适当的培训,对于一些基本的诊疗措施和相应的技术,可以在基层的医疗机构进行开展。第三个方面,病程比较长,而且治疗的话效果也比较明显。第四个方面,相应的一些做法和经验的积累。包括大家知道的,像厦门、镇江等等,很多地方在前期的慢病管理方面,也是以高血压、糖尿病为突破口,积累了很多经验。所以我们选择了高血压和糖尿病作为我们的突破口。
我们要以国家研究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还有建设项目,三个大的方向作为突破口来实现我们区域分开这一个要求。第二个方面是城乡要分开,这里面主要是以信息建设为核心,一个方面让在农村的农民看病,尽可能的做到90%的大病不出县。一方面可以降低医疗费用,第二个方面也是可以缓解城市的就业压力。第三个方面是要实现上下的分开,通过单病整治管理为突破口,大医院急病救治为主,而基层的医疗卫生机构主要是以常见病、多发病这些疾病为日常诊疗的重点,这样以单病种的管理,包括高血压实现上下分开。第四个方面是实现急慢分开,以日间手术突破口,通过在三级医院实施日间手术,对于一些处于手术康复期的患者,转到二级医院和社区的服务中心去接受康复的治疗,让我们的患者能够接受疾病的接续性的服务,实现急慢分开。当然还有私人问题解决,一个是患者要不要去的问题,第二是基层的问题,第三个问题是大医院“放”的问题,第四个方面是配套政策要跟的上。
我们的患者要愿意去,最基本的是要对我们基层卫生机构要有一个充分的信任,这是自愿的原则。下一步我们推进的几个工作,一方面是要通过进一步推进医联体工作,纵向整合医疗资源,形成二级以上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互相联系整合的机制。第二个实施的是团体签约的服务。不光是基层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同时也要求了二级医院的医师组成一个团队共同签约。第三是药品配置这块也要做到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进行衔接,这块我们要解决患者用需的问题。
不断调动工作的积极性,同时提高能力,一个要通过医联体等工作,包括医联体对口资源提供相应的工作。第二个方面,我们是通过全科医生的培养工作,向患者提供更多更加科学的签约服务。第三个方面也要相约的完成诊疗的方案,加强培训,最后实现医疗服务的标准化和同质化。第四个方面也是进一步加强投入保障机制,能够使基础医疗机构在患者的健康管理方面开展工作。第一个方面是大医院要舍得放,这个环节非常关键,如果大医院不舍得放,我们的分级诊疗制度是非常难以推进的。下一步我们一方面要落实政府对于公立医院投入的保障的政策,这块也是解决大医院发展的后顾之忧了。第二个方面,我们通过和医保沟通和协作,通过经济的杠杆,能够让医保引导患者分层的流动,第三个方面加强经济考核,通过绩效考核的手段,能够让大医院,把一些病的稳定的患者舍得放手。第四个方面,还有相应的配套政策,刚才也说了,包括发改,包括人社,包括相应的编制等等,各个方面,各个部门,从能力提升,机制转换等等各方面,共同地推进工作。我们要出台一系列的文件,对于医联体的工作我们会出台医联体的文件,我们也会加强考核和监督管理,我们也会对分级诊疗相应的要求存在一些考核的指标。在座的各位从医院的管理方面,比如我们在分级诊疗整个制度框架下,医疗建设发展方向在哪儿,比如说医院的规模,我们对慢性病加以管理之后,我们的方向在哪儿,比如医院的床位是不是有些调整,比如我们是不是应该成立手术中心。比如说医联体,如何构建紧密性的医联体,能够让一些手术后的患者更好的恢复,这些工作都是创新的工作,都需要在座各位在下一步工作里面进一步加以创新,加以探索。可以总结出一些可以借鉴和参照的经验,为下一步分享的工作推进提供更好的经验。时间比较短,这块讲的不到位的地方,希望加强沟通交流,谢谢。
副主任中医师
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中医科
河南誉美肾病医院 肾病综合征
河南誉美肾病医院 肾病综合征
副主任中医师
广州中医药大学佛山固生堂国医馆 中医全科
河南誉美肾病医院 肾病综合征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沈阳市建业路8号
二级甲等 中医医院 公立
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区南关大街11号
二级甲等 妇幼保健院 公立
陕西省宝鸡市眉县首善镇眉城街东段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陕西大荔县官池
二级甲等 专科疾病防治院(所、中心) 公立
阜新市海州区山中街1号
二级甲等 妇幼保健院 公立
北京市崇文区法华南里25号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