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召开 《中医药法》进入立法程序

  2016年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14日在北京召开,会议总结了“十二五”中医药事业发展成就和2015年中医药工作进展,明确“十三五”中医药发展总体思路,部署2016年中医药重点工作,全力推进中医药振兴发展。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表示,“十二五”时期是中医药发展进程中极具历史意义的五年,是规划目标实现最好、服务能力提升最快、人民群众受益最多的五年。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圆满收官,规划目标总体实现,主要指标全部完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和显示度明显提升。

  五年来,作为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中医药为探索医改的“中国式解决办法”作出了积极贡献。推动中医药服务结构调整,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保障多层次服务供给;推进社会办中医,提供多元化服务供给。与“十一五”末相比,中医医院增加500所、增幅达15.5%,中医门诊部、诊所也分别增加531个、5890个。全国91.2%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0.2%的乡镇卫生院、70.7%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64.9%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2014年,中医医院总诊疗人次5.3亿人次,比“十一五”末增加1.7亿人次,增幅达47.2%,占医院总诊疗人次的17.9%;中医医院出院总人数2227.1万人,比“十一五”末增加951.4万人,增幅达74.6%,占医院出院总人数的14.5%,门诊次均费用、住院人均费用分别比综合性医院低12%和24%。中医药以较低的成本获得了较高收益,放大了医改惠民效果。

  五年来,作为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中医药为推动健康产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面对群众日益多样化的健康需求,大力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扩大服务供给,引导消费,一大批适应市场的新产品、新业态成为健康产业新的增长点。中医药与养老、旅游等相互融合的趋势进一步凸显,养生、保健、康复等方面的潜力持续释放。2014年,中药工业总产值超过了7300亿元,占我国医药工业总值近1/3,进出口额达到46.3亿美元。研制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药产品,5个中药大品种年销售额均在30亿元以上。

  五年来,作为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中医药为提升我国医疗卫生领域的科技竞争力作出了积极贡献。建设了以16个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为重点平台的临床科研体系,14类重大疾病中医药防治疗效获得循证依据,完善了中医药防治传染病和慢病的临床科研网络,建立了符合中医药发展规律的临床科研一体化新模式,建设了一批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和企业技术中心。“十二五”期间,有36项中医药成果获得国家科技奖励,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科研成果转化为临床诊疗标准规范、关键技术和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药新药,取得了重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五年来,作为优秀的文化资源,中医药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作出了积极贡献。深入开展“中医中药中国行—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活动,建设了300多个国家级、省级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组建了一支中医药文化科普专家队伍,开发了一批形式多样的文化科普作品。发布《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健康教育中医药基本内容》,民众在中医养生保健素养提升同时,加深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中医药已传播到183个国家和地区,与外国政府及国际组织签订的中医药合作协议达86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已有9个国家建立了中医中心,并建有7所中医孔子学院。《黄帝内经》《本草纲目》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越来越多的国家通过中医药认识了中国、了解了中国文化。

  五年来,作为重要的生态资源,中医药为美丽中国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中药材生产离不开青山绿水,中药材发展可以造就金山银山。越来越多的地方特别是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以加强中药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为契机,推动中药材规范化、规模化、集约化种植,带动地方绿色经济发展,促进了生态环境修复。推进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初步形成中药资源动态监测信息和技术服务体系,建立了大宗、道地、濒危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全国有200多种常用大宗中药材实现规模化种植,种植面积超过3000万亩,实现了中药产业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

  王国强介绍,2015年,《中医药法(草案)》经审议过后,已进入最后立法程序;“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与治未病”列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十三五”启动专项,并累计发布实施3项国家标准和一批团体标准,建立12个濒危药材种苗繁育基地,出版200种中医药古籍图书;深化医改发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的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项目覆盖目标人群40%;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安区等229个地区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服务基层中医药工作;中央财政投入2.06亿元支持五省(区)81所藏医院和22所全国重点民族医医院,提升民族医药服务能力;中国-捷克中医中心成为我国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以来首个卫生合作项目。

  王国强指出,中医药发展还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中医药服务资源布局、结构仍需加快调整,服务能力尤其是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还需着力提升。二是继承创新对事业发展的驱动力还不强,还需下大力气攀登医学高峰。三是中医药人才队伍对事业发展的支撑不足,特别是领军人才缺乏,还需切实提高中医药人员的中医思维和人文素养。四是中医药发展规划统筹不够,城乡、区域间发展不平衡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还需加快推进中医中药协调发展。五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与中医药振兴发展的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还需加快完善政策机制,还需提升素质、增强本领。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启动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也是中央领导同志对中医药工作重要指示的贯彻落实之年。王国强要求,2016年中医药工作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引领,增强自信、抢抓机遇,勇担重任、奋发有为,全面推进深化中医药改革,全面推进中医药法治体系建设,全面推进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全面推进中医药继承创新,全力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为丰富祖国医学宝库、建设健康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贡献。

  中医药管理局将抓好《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的制定与实施,积极参与健康中国建设2030纲要、深化医改等国家重大专项规划编制;大力推进中医药立法的出台,落实好《关于加强中医药监督管理的意见》,完善中医药监督机制;做好深化医改中医药工作,推进公立中医医院综合改革,优化医院收入结构,统筹推进管理体制、人事薪酬等改革;并积极发展健康养老、健康旅游等新业态,建设一批中医药健康养老机构,开展中医药与养老服务结合试点,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中医药健康旅游产品和项目。此外,中医药管理局还将以服务“一带一路”为重点,加快建设中医药海外中心,大力发展中医药服务贸易,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

2016-01-19 08:45:12浏览64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