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卫计委:符合全面二孩者有9000万 半数40岁以上

  1月11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召开国新办发布会上,介绍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有关情况。

  2030年前后人口达14.5亿峰值

  发布会上,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培安介绍,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容量有限、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未来十几年总人口还将继续增长。预计2030年前后总人口达到14.5亿左右的峰值,到本世纪中叶,我国人口总量仍将保持在13.8亿人左右,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不会根本改变,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不会根本改变,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紧张关系不会根本改变,必须长期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其实很多人都关心,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能避免中国未富先老问题吗?对此,王培安回应称,实行全面二孩政策,可以起到缓解老龄化作用。政策出台后,到2030年左右对老龄化的程度会缓解两个百分点左右;对劳动力的供给,也会产生0.5%左右的正效应,政策的出台到2050年会增加3000多万劳动年龄人口。

  符合全面二孩者有9000万 六成达35岁以上

  计划生育基层指导司司长杨文庄指出,“我们国家符合全面两孩政策的对象有9000万左右,60%是在35岁以上,50%是在40岁以上,政策实施以后,高龄孕产妇家庭明显增多,发生孕产期合并症、并发症以及出生缺陷的风险增大,妇幼健康和优生优育的服务任务更加艰巨。”

  “在保障母婴健康方面,针对各地妇幼保健资源分布不均衡、优质资源相对紧张的情况,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各级卫生计生委都采取了很多措施:一是要增加妇幼保健能力的供给,加强技术人员的培训;二是推进分级诊疗,引导孕产妇合理选择助产的服务机构,因为我们三级妇幼保健机构确实是人满为患、一床难求,而我们一二级有资源利用不充分的问题;三是要加强孕产妇的咨询指导,在基层要整合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资源,加强对孕产妇的咨询指导,增强孕产妇的自我保健能力;四是完善危急重症孕产妇和新生儿的转诊、会诊网络和机制,确保急救通道的畅通。总之,我们要采取一系列措施确保母婴健康安全。”

  产科儿科医生人才或受政策倾斜

  面对妇产科和儿科医疗资源日趋紧张的现状,杨文庄司长说,“我们国家产科儿科人才紧缺确实是一个突出问题,跟需求相比确实是一场硬仗。对这个硬仗,国务院和国家卫生计生委、教育部等部门都高度重视,在教育方面要加强产科、儿科学历教育的人才培养,在有条件的高校探索开设大学本科助产和儿科专业,加强相关专业的招生培养。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也要加大儿科等紧缺专业的招生规模,进一步开展助产士、儿科医师的转岗培训,鼓励相关专业的医护人员在助产士、儿科方面进行继续医学教育。在职称评定、薪酬分配等方面都要加强对助产士、产科医师、儿科医师、护士等给予倾斜,要改善在这些岗位工作的医护人员的待遇,增加这些岗位的吸引力。也要结合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建立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合理调整提升体现医护人员技术劳务价格的医疗保健服务价格,特别要向妇产、儿科、妇产科等倾斜。”

  全面二孩还要解决“生得出,生得起”

  我国目前大多数家庭,特别是城市家庭生活压力不小,全面两孩政策后,有些群众生育意愿并未激发出来,仍有很多担忧,感觉压力会增大。

  “讲到生育小孩压力大的问题,我们也注意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这个问题也高度重视。大家去学一学几天前刚发布的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决定就知道了,归结起来这些制度安排,一是要解决生得起的问题,精力问题,特别是生活在大城市的育龄妇女,多数人的工作压力都比较大;经济上的压力,在制度上安排,讲到产假的问题,托儿所、幼儿园的问题,《决定》里面都作了安排,解决生得起的问题,抚养成本高了。二是因为年龄大的,40岁左右的生孩子比较困难,所以还要解决生得出的问题,技术上要跟得上。还有高龄产妇生育的高危人群,助产技术要跟上,要确保母婴安全。三是要解决生得好,优生优育的问题。”王培安解释道。

2016-01-12 08:46:48浏览113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专家在线
查看更多新闻医生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