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名人堂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资讯 > 医药名人堂

达成健康管理共识 促进多学科联合诊治IBD

举报/反馈
2015-06-25 11:53:3439健康网

  第三届亚洲炎症性肠病学会(简称AOCC)年会于今年6月18日-20日在中国北京举行。近年来,亚洲国家炎症性肠病(简称IBD)的发病率逐年提高,提高国内公众认知、大力宣传进行科普宣教的形势迫在眉睫。为此,39健康网就本次大会的意义和目前IBD的国内外诊治现状、多学科联合诊治的发展趋势,以及未来AOCC的发展等问题对亚洲炎症性肠病学会(AOCC)主席,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会炎症性肠病学组前任组长、中山六院消化内科医学部、炎症性肠病中心主任胡品津教授进行了专访。

DSC_0842

胡品津教授在接受采访

  对于此次大会,胡品津教授介绍,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上,都是较为丰富的。从内容上来说,主要有三大作用:第一,在亚洲各国良好合作、信息共享的基础上,继续推动其发展。第二,医生们通过这个国际学术交流平台学习与提升。第三,通过跟西方国家的交流,也展示了亚洲国家在IBD方面的研究成果。

  IBD:多学科联合诊治是趋势

  “IBD的诊断还是治疗,相比之前确实有了很大进步。但是,仍然有很多问题未能解决。目前,IBD的治疗还不能够完全治愈,只能是暂时控制、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以及减少手术率,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目前IBD的国内外诊治现状方面,胡品津对记者说道。

  “IBD多学科联合诊治的发展趋势,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疾病,涉及到多个学科的诊断。”在多学科联合诊治方面,胡品津有着自己的独特见解。针对“这么多科室,患者怎样挂号预约?”的问题,他也做出了详细地解答。

  “比如说在我们医院,消化内科里有IBD团队,负责诊断、治疗方案的确定和实施,如果是其他科室疑似病例,就会转到我们这边来进行全面的评估,并有相关制度去配合。在诊断疾病方面,消化内科医生先了解病情、评估,病情的发展,变化;然后跟放射科、超声科、病理科等学科进行进一步地交流。在治疗方面,我们还会跟外科密切合作,联合会诊、讨论诊断策略,外科手术前后,应该做什么,以及内科方面需要做什么准备。之后对患者进行随访,营养方面的把控,防止疾病复发等。这就是一个多学科的联合诊治。”

  患者确诊为IBD之后,会有全程全方位的服务。医院会优先接收外地来的患者。待患者病情稳定之后,有专门的服务平台进行指导。包括出院后如何用药,何时定期回来复查等。“在最近刚达成的健康管理共识意见中指出,作为一个专业的IBD诊治中心,必须要做到以上的医疗服务。”胡品津介绍到。

  AOCC:机遇与挑战并存

  在谈到未来AOCC的发展时,胡品津指出,这恰恰是本次大会的主题:机遇与挑战并存所体现的。随着亚洲地区、特别是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加快,近年来国内IBD患者也在逐步上升。他坦言,在20多年前临床上重度的结肠炎克罗恩病其实很少见到,很多医生也不了解。所以,患者能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对于医生来说是一个挑战。

  现在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由于IBD疾病诊断与治疗的复杂性,同一药物对不同的患者效果不一样,同一个患者在不同的时期反应也不一样,处理起来非常复杂。医生需要不断地去学习、研究,积累临床经验,不断地提升诊疗水平。

  第二,IBD诊治的指南要结合药物、营养治疗、生物制剂、手术、并发症的控制等各方面。在亚洲国家中,目前日本、韩国、中国相对领先,但仍有不少国家,比较缺乏。”

  胡品津认为,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是由于压力,医生需要去学习、研究,积累经验,不断地提高诊疗水平。更重要的是发现,从发病的机制方面,中西方是共通的。在发展的阶段,去了解它,研究他的病因,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针对高低发病地区分布,重视对比与随访,这方面可以补充西方的不足。

  AOCC未来的发展,一是取决于组织的领导者的魄力。二是,同盟国需要合作的精神。尤其是在流行病学的研究方面,通过多国合作、各方面的团结,让IBD的诊治可以得到更好地发展。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